新冠感染再抬头,400多元特效药还买吗?
创始人
2025-05-16 21:30:23
0

沉寂了约一年的新冠病毒,卷土重来。

2025年5月15日,知名歌手陈奕迅因确诊新冠肺炎停止演出活动。而此前,新冠病毒感染已连续十周上升,成为4月到5月初感染率最高的呼吸道传染病。

除了感染率提升,新的毒株NB.1分支,也已取代2024年的JN.1成为新的流行株。大多数人距离上次感染或已有数月甚至1年,由此产生的抗体逐渐失效。多地疾控部门提醒,老人、患有基础病的“三高”等人群、免疫力低下者,仍然面临较高风险。

新的变异株致病力弱

《财经》梳理中国疾控中心全国(不含港澳台)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发现,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已经10周连续升高,从第8周(2025年2月17日起—2月23日)的2.2%,增长至第18周的16.2%。

进入4月,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上升趋势已经明显,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新冠病毒阳性率也从第14周的3.3%,上升至第18周的6.3%。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从区域来看,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到第18周,无论南北方,新冠病毒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检出率中均排名第一。

从年龄上看,到4月底的第18周,在15岁—59岁、60岁以上人群中,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新冠阳性率均排在第一。

病毒学家常荣山对《财经》介绍,此次新冠病毒感染重新抬头,可能涉及两方面原因,一是,距离上一波新冠流行已超一年,人群中因为自然感染产生的新冠病毒抗体逐渐消失;二是,在2月经历了一波流感全国性流行后,人群总免疫力下降,为新冠病毒再次流行提供了机会。

目前的新冠病毒流行株以NB.1系列分支为主。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统计数据,自去年5月以来,原本的主要流行株JN.1正逐步被XDV及其亚分支取代。

新的流行株会引发新的大流行吗?疾控部门和专家分析,可能性不大。

北京朝阳区疾控中心称,新的流行株,致病力未见明显变化。“也就是说,它引起发热、重症的能力,没有显著的变化。”常荣山告诉《财经》。

经过了5年的人际大规模流行,新冠病毒的大量“人体适应性突变”被筛选出来,“可以说,XDV谱系对人的适应性是当下最强的。”常荣山分析,一些体外实验证明了其对人体的致病力没有超过JN.1。

从流行动力学分析中国疾控病毒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过去半年来新冠导致的住院率、重症率都不高于历史同期。据此推测,当下的流行株致病力可能较弱。在新冠感染抬头的14周—18周,其导致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比例为3.3%—6.3%,低于鼻病毒的6.9%—11.2%。横向比较北美数据,去年6月以来,XDV谱系逐渐占据主流,但住院及死亡人数低于往年。

“从个体分析,普通人在反复感染的过程中,很多人就不再被感染或是没有症状,无症状感染者会越来越多。这是一种人类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适应性上升,是主动免疫。”常荣山认为。

截至记者发稿,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趋缓。

七款药物如何选?

多地疾控部门提醒市民防范新冠病毒。5月12日,北京市朝阳区疾控提醒,目前朝阳区新冠病毒活动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

郑州市疾控中心亦提醒市民,随着5月气温持续攀升和降水增加,各类病原体进入活跃期,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高,要重点防范新冠病毒感染在内的传染病。

“中国新冠疫苗2024年的销量接近于0。”常荣山发现,因为“疫苗犹豫”等种种原因,中国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变得极低,“预防只能靠锻炼身体、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睡眠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出行时戴口罩、在流行期主动社交隔离等手段”。

在感染初期及时服用抗新冠病毒药物,成为高风险人群更为重要的选项。

中国已有七款抗新冠病毒药物上市。除了进口的莫诺拉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还有五款国产药物,如诺特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等。

至少三家国产药企对《财经》表示,旗下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销量,自4月以来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先声药业称其抗新冠药物先诺欣为“较大幅度增长”,且是数量级式的增长。先声药业表示,抗新冠病毒药物已全面进驻三大线上买药平台。

除了阿兹夫定,其他四款国产抗新冠病毒药物都是在2023年1月或更晚时间获批上市。因未赶上大流行,这些药物均未形成大规模销售。

近一个月来,抗新冠病毒药物重新受到关注。一位广生堂投资者关系人士透露,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合作意向,谋求代理其新冠药物销售,该药今年的入院情况也比往年要好。

从定价看,阿兹夫定约180元/盒,其余四款药物定价都在400多元/盒,两款进口药每盒1000多元。

医生提醒,这些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特别是心血管病、高血压等患有基础病的人群,需要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

对老人、有基础病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既往感染后一直有症状、只要感染过哪怕一次就症状较重的“易感人群”,仍旧容易感染。新冠的致病力对这部分人并未显著下降。

2025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牵头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等机构,出具《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对专家共识》,小分子口服药物是中国目前推荐的主要抗新冠病毒治疗方案,并对不同人群给出了用药建议和风险提示。

该共识提醒,有些药物对用药时间有限制,感染超过一定天数,就不建议用了。比如氢溴酸氘瑞米德韦,就适用于发病3天以内的轻、中型新冠病毒感染成年患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市场规模蓬勃壮大,服务网络能效...   新华社记者 叶昊鸣  清晨,云南保山种植基地内,一袋袋还带着泥土芬芳的紫皮蒜被村民运上车。这些新...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证券代码:601609 证券简称:金田股份 公告编号:2025-057债券代码:113046 债券...
法院应依职权审查保证期间   在实体法上,检例第224号指导性案例的关键法律适用问题是保证期间经过后的法律效力。与此相应的问题...
晨读|傅月庵:在理想的春天里漫... 转自:上观新闻之一“吃不开也能看得开,看不开也能想得开”,我常会自己找乐子,以便出离困境,说来很是阿...
榜样如炬 追光前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感动是一缕阳光,感动是一种力量。 5月16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2...
中国书籍亮相布拉格国际书展 第30届布拉格国际书展15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等5家出版单位携...
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 证券代码:603456 证券简称:九洲药业 公告编号:2025-034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 证券代码:688279 证券简称:峰岹科技 公告编号:2025-028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助荔枝运输费下降六成   羊城晚报讯 记者全良波报道:满载荔枝的农用无人机从山头果园腾空而起,沿着预定航线精准飞抵冷链中心...
首届“敦煌艺术大典”启动 面向... 本报敦煌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董文龙)5月16日,首届“敦煌艺术大典”在敦煌市正式启动,即日起面向...
资本市场又一重磅新规落地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刘羽佳 刘慧)5月16日,资本市场又一重磅新规落地——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
方寸丝巾上画敦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通讯员 周斌全 唐囡囡 “二十多年来,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敦煌壁画描...
从宫廷珍馐到时代新章   开栏语  南国盛夏,荔枝红遍枝头。这颗岭南佳果,不仅是舌尖美味,更承载着千年历史、地域特色与创新...
鲜花消费火出圈!沉浸式“赏花”... 来源:央视财经 消费,既是宏观经济的“风向标”,也是千家万户的“烟火气”。春去夏至,正是万物竞发、风...
助“点水成金”一臂之力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施  妍  本报讯  为支持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增强水生态优...
老韩和“老赖”    戴广栋  有一年3月的一个下午,我正在12309检察服务大厅忙碌着。突然,一位大爷冲了进来,情...
前4月京津冀出口创历史新高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日前从北京海关获悉,今年前4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总额1.43万亿元人民币,...
甘肃水投一季度生产经营实现“开...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燕茹)记者从甘肃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甘肃水投集团深化改革创...
为初创企业打通专利转化“最后一...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廖 莹  本报讯 浙江顺亿世联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签署知识产...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16日宣布,由于美国政府债务和利率支付比例增加,该机构决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