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赟芳)5月15日,一场充满温情与力量的助残日主题活动在北京市盲人学校拉开帷幕。北京市盲人学校联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北京市肢残人协会,以“黑暗餐厅”沉浸式体验与多维融合的助残音乐会为载体,让爱与理解在光影交织中绽放,为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温暖乐章。
在北京市盲人学校的学生食堂临时搭建的黑暗餐厅,一场特殊的对话正在进行。来自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肢残人协会、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中金公益基金会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戴上眼罩,踏入了这个模拟的黑暗世界。他们小心翼翼地从二报告厅被引导至食堂。视障学生们在前期接受了专业的职业培训,他们用熟练的技能,为客人们准备了精致可口的午餐。在黑暗中,味蕾的享受与心灵的触动交织在一起,让每一位嘉宾都深刻体会到了视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易与坚持。
就餐体验后,客人们戴着眼罩,用手触摸盲纸,写下了真切的感受。身后的留言板上已贴满彩色便签:“孩子掌心的温度比阳光更暖”“原来黑暗中也有如此温柔的指引”。一枚可以发芽的种子徽章被轻轻别在嘉宾胸前,象征着爱与希望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午后,学校报告厅飘出悠扬的旋律,一场“普特融合、特特融合”的音乐会已经奏响。来自北京市盲人学校、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北京市肢残人协会、智选学校市级职康站的同学们用音乐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是学校首次举办各类残障艺术节目同台演出,也是残障艺术节目与普通大学生艺术节目的同台演出。他们有的用手指在钢琴键上跳跃,奏出悠扬动听的旋律;有的用歌声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舞台上,灯光柔和,音乐流淌,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他们内心的情感与梦想。
原标题:向阳而生 携手同行——北京市盲人学校开展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