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庭审结束后为旁听群众答疑解惑。
近日,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在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综治中心公开开庭审理。在综治中心观摩室内,人民监督员、相关社区居委会干部与社区居民聚精会神通过大屏幕同步旁听庭审。
“被告人60多岁,在网上认识了自称‘扶贫专员’的人,在明知对方利用他转移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提供自己的银行卡,以所谓刷流水领‘扶贫款’的方式帮对方转移赃款,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庭审结束后,徐汇区检察院检察官常尚德与居民进行交流。这也是该院2022年12月推出“汇心检察”基层治理平台的实践缩影。
“汇心检察”创立以来,徐汇区检察院党组班子带领67名检察人员下沉基层,以四大检察融合、检察官“一对一”等形式对接全区13个街镇56个一站式综合服务空间,打通检察履职融入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该院开展为民办实事139次,直接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先后被评为“2023年上海市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优秀项目”“2023年度法治徐汇建设‘十大品牌’”“2024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事例”。2025年,随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蓬勃发展,“汇心检察”团队分批入驻辖区,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在摸排办案信息、公开听证、参与巡回法庭的基础上,为辖区内综治中心提供常态化、实质化的法治服务。
“最初成立‘汇心检察’,是想回应街镇有事需要检察机关提供法律援助时,能找得到人。”徐汇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庆华笑着说,“现在‘汇心检察’的发展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需求,推动着我们一路前行。”
“如今,‘汇心检察’已成为重要的案件线索交互平台,我院许多扶助老弱群体的民事支持起诉案件线索就来源于街镇。”“汇心检察”湖南路街道团队队长、民事检察部主任陆静说,“汇心检察”已累计收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线索186件,已办结答复122件,进入法律程序的有64件。
“应该排演一部精品剧到各街镇巡演。”“现在进行公开听证的案情介绍相对简单,应该在依法听证的前提下,增加对检察听证案情、过程、处理结果等方面的介绍。”“是否可以将社区公开听证、参加巡回法庭等办案的效果作标准化评价?”在“汇心检察”月例会上,徐汇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祝黎明逐一记录这些建议,并就可行性组织大家进行现场讨论。“‘汇心检察’是一个平台,许多工作都能依托它来开展,这有利于推动我们不断思考,为人民群众持续提供高质量检察服务。”祝黎明说。
在朱庆华的办公室里,有一块写着“汇心检察”的白板,从这几个字四周延伸出数条线,连接着“党建引领”“人民城市人民建”“高质效办案”“人才培养”“法治宣传”等词汇。“这些都是对‘汇心检察’未来发展路径的规划,按照平台能够承载的功能,未来还能够迭代、再升级,成为打通检察履职与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钥匙。”朱庆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