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常年奔波在客运一线,以车为家、与路为伴,常常面临着“进出难、停车难、休息难”的难题。目前,我市约有4.7万名网约车司机。为逐一破解难题,我市实施了“三站一场”(即南昌站、西站、东站和昌北机场)“洪城红”网约车司机暖心驿站建设,并通过优化场站动线、整合泊位资源等举措,系统性改善网约车运营环境,提升网约车司机群体的获得感。
□温冬平 洪观新闻记者 吴潇远
优化场站动线 进出不再愁
“过去网约车与出租车等其他车辆混行在同一个入口,高峰期还会堵车,时间长了,乘客着急,我们更着急。现在我们有了‘专属路线’,从南昌西站南广场东侧停车场入口进场等待接单,接单后驶入负二层上客区等待乘客,接单效率和体验有了明显提升。”在南昌西站,网约车司机邹师傅深有体会地说。
“在网约车进站、出站流程上,升级后的网约车停车场进一步优化,过去‘C型’的网约车接客路线被改造为更为简洁高效的‘非’字型流线。在高峰时段,网约车管理系统还会启动‘熔断’机制,保障停车场的秩序。”南昌西站置业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朱名坤告诉记者。
针对网约车进出场站特别是南昌西站入口拥堵、线路交叉等突出问题,我市邀请华东交通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对场站及周边交通线路进行优化,调整线路布局,分区设置网约车、巡游车、社会车辆行车动线和上客区,建立交通诱导系统,实现顺畅进出、有序通行。
整合各方资源 让停车更方便
在南昌西站南广场网约车候客区,一辆辆网约车根据沿路标线标牌和现场工作人员引导,有序进入网约车停车泊位等待乘客。记者观察到,从候客到接到乘客后驶离,许多网约车停留时间不足两分钟,实现了快速流转。
“以前没有网约车停车候客区,我们只能在西站南广场周边道路转悠接单,现在有了专门的候客区,免费时长内还不收费,我们接单和等候乘客更方便了。”网约车司机万师傅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南昌西站将东侧三层停车场打造为网约车专用的立体服务区,设有地面停车位130个,充电枪50条,负一层停车位220个,负二层停车位150个,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据了解,今年我市整合南昌轨道集团、交投集团等国有企业及昌北机场、火车站、辖区单位等场地资源,拓展网约车司机停车位1500余个,并协调管理部门延长网约车免费停车时长。
网约车停车场的改变让网约车司机感受到了便捷,乘客也拍手叫好。
记者在南昌西站南广场网约车候车大厅看到,网约车数智信息大屏前,围着许多查看网约车位置信息的乘客。数智信息大屏正中央是网约车泊位地图,大屏右侧则滚动显示新进网约车清单、网约车进闸实时照片和车位实时照片。
“现在打车方便多了,扫码输入网约车车牌号就能显示自己预约的网约车所在泊位,跟着导航就能找到车辆。”旅客周女士告诉记者。
车辆进出、乘客候车上车更加有序,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五一”期间我市该项举措获广大网约车司机、市民、游客点赞。
完善功能设施 “歇脚”有阵地
“媳妇,你放心我不累,我这会停止接单了,吃完饭在驿站里休息一会再跑车。”日前,在南昌东站“洪城红”网约车司机暖心驿站,网约车司机侯师傅在午休时间与爱人通视频电话。
据了解,今年投入试运行的南昌东站“洪城红”网约车司机暖心驿站面积约170平方米,规划有休息区、充电区、餐饮区等。在驿站,网约车司机不仅能休息、就餐、充电,还可以参加驿站组织的各类活动,通过学习“充电”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此外,驿站前方规划了81个停车位,并配备了双头充电桩,进一步满足了网约车的充电需求。
如今,一个个司机驿站不断启用,进一步织密了我市网约车司机服务保障网,记者了解到,昌北机场、南昌东站网约车司机驿站正处于试运行阶段,后续将同步进行完善,南昌站司机驿站正在加快建设中。下一步,针对服务新就业群体,我市将系统集成全市范围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小哥驿站、司机之家、“幸福食堂”等服务阵地,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让新就业群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