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汉邦科技,股票代码:688755)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为2025年在科创板上市的第6家企业,同时也是科创板第587家上市公司。
汉邦科技是国内色谱分离纯化装备龙头企业,以色谱技术为核心,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主要为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提供专业的分离纯化装备、耗材、应用技术服务及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
汉邦科技发行价为22.77元/股,发行市盈率26.35倍。今日开盘价为49.00元/股,盘中涨幅一度高达143.96%,截至午间收盘涨幅为110.54%。
汉邦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张大兵在上市仪式上表示,成功上市是对公司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全新的起点。未来,汉邦科技将以此次上市为契机,牢牢抓紧这一宝贵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人为本,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渠道。
汉邦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张大兵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朝着成为全球领先的色谱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迈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制药、化工、食品、天然产物、医美、新材料等领域贡献更多力量,创造更大价值。”张大兵说。
中信证券全球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毅表示,此次成功登陆科创板,标志着汉邦科技正式开启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新篇章。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液相色谱装备制造、实验室色谱仪器生产及色谱分离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助力公司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产业能级,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为我国高端制造和科技自立注入新动能。
中信证券全球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毅
孙毅说:“未来,中信证券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全链条、全周期的综合服务能力,持续为汉邦科技提供优质、专业的资本市场支持,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们坚信,汉邦科技必将乘上市之东风,持续突破、勇攀高峰,在色谱技术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淮安市委副书记、市长顾坤表示,汉邦科技作为淮安市上市板块中的第一家科创板公司,是淮安资本市场建设、产业发展的重要新起点。十年时间,淮安市经济总量翻番,跨过了三个千亿台阶,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包括汉邦科技在内的一大批优质企业的贡献。
淮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顾坤
“企业上市不是目的,而是新的起点。期待汉邦科技在张大兵董事长的带领下,能够以上市为契机,做优创新、做强管理,不断实现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我们也郑重承诺,将真正做到做好服务,支持汉邦科技在淮安不断做大做强,同时也支持汉邦科技产业链的股东与客户在淮安做大做强。”顾坤说。
《科创板证券上市协议》签署环节
在上市仪式现场,上海证券交易所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技术公司董事长张晓京与汉邦科技董事长张大兵签署《科创板证券上市协议》,并互赠上市纪念品。
赠送上市纪念品
直面掌门人|汉邦科技:为制药企业打造色谱分离纯化引擎
汉邦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张大兵
5月16日,主营色谱仪设备与耗材研发、生产、销售的汉邦科技在科创板挂牌,成为科创板液相色谱装备第一股。
从色谱耗材代理商到国产制备色谱龙头,汉邦科技用26年时间“比学赶超”,成为国内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分离纯化技术的“隐形冠军”。近日,汉邦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张大兵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已掌握了具有汉邦特色的“一心两核多用”色谱技术,接下来将围绕色谱系统集成、色谱应用两大核心技术,以被誉为色谱“心脏”的色谱柱技术为锚点,不断探索色谱技术在工业生产、实验室研发等场景中的应用,努力打造国际色谱行业第一品牌。
科技破壁:从代理贸易到自主研发
色谱仪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仪器,是现代药学发展的重要工具。色谱仪的精密度,直接影响药物作用评价的准确度。
1998年,汉邦科技在江苏淮阴成立,以代理色谱系列耗材起家。“最初我们做的是实验室色谱试剂、色谱柱的代理销售和生产,头两年还处于卖方市场,利润比较正常,但到2006年左右,做这块业务的人逐渐就多了,到后来连化工商店都可以做。”张大兵对记者谈起公司创立初期的经历。
发展遇到瓶颈,汉邦科技决定以自主研发开辟新道路,从工业化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系统入手尝试。2005年,公司研制的第一台DAC150动态轴向压缩柱面市。2012年,汉邦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产品销售收入首次超过代理产品销售收入。
“刚开始做研发的时候,资金很有限,钱投向研发,就没钱采购材料了。尽管当时情况很窘迫,我们还是凑出一部分资金来做工业生产装备的研发,坚定不移地推动公司往自主研发的方向转型。”如今再提起公司转型期的阵痛,张大兵面色从容。
这一转型的决定最终成就了公司的华丽转身。2024年,汉邦科技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国内生产级小分子液相色谱系统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一。通过持续研发,汉邦科技突破了色谱线性放大等分离纯化技术难题,帮助客户实现了样品从克级、十克级、百克级到千克级的分离纯化线性放大。
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张大兵认为,首要是解决了人才的问题。“我们从2010年开始引进研发人才,到2024年底,公司形成了由5名核心技术人员、136名研发人员组成的技术团队,以才引才。把人才引进来之后,还要留得住人才,要给人才施展的平台。”张大兵说。
据介绍,汉邦科技根据技术人员对公司核心技术的贡献程度、技术水平,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认定,并通过工资奖金、股权激励、人才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等一系列激励措施稳定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让人才既能留下来,又能发展好。
商业扎根:做客户分离纯化的可靠伙伴
“分离纯化找汉邦。”这是汉邦科技的一句标语。来找汉邦科技满足分离纯化需求的,是一些什么样的客户?“我们的下游客户最主要的就是制药行业,包括恒瑞医药、甘李药业、正大天晴、丽珠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等国内知名制药企业,以及德国、印度、挪威等海外的一些制药产线设备整合商和稀土生产商。”张大兵表示,最大的需求来自制药企业,“因为分离纯化直接决定了药物的纯度和质量,同时也是影响制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而制备色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纯化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应用范围广、选择性强、操作条件温和、便于在线检测等诸多优势,已逐渐成为高纯药物生产的必要手段。
“以往的药物生产中,用萃取、结晶、柱色谱法这类常规办法就可以满足分离需求。但是,现在的药物物理、化学性质都比较相近,传统的办法很难将药物成分分离出来,再加上2015年版‘药典’对药物的杂质表观含量提出了要小于0.1%的明确要求,制药企业对高纯度的分离纯化技术就有了更大的需求。”张大兵解释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汉邦科技开始了对现代色谱层析系统的探索,希望帮助制药企业更高效、更精准地完成分离纯化。
围绕客户需求,汉邦科技形成了一手抓产品研发、一手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交钥匙服务的经营模式。在研发方面,汉邦科技主要拥有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两大产品线。
“我们不仅是做设备的厂商,更是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以GLP-1类药物为例,汉邦科技为相关药物厂商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涵盖了低压—中高压双轨层析产品、在线稀释配液系统、自动超滤系统、溶剂回收系统及配套的管罐工程,在胰岛素及多肽纯化领域形成了独特技术壁垒。
何谓定制化设计解决方案?张大兵解释:“针对客户样品的特性,我们为客户筛选出几种适配的色谱填料选择,再结合我们的设备模型去调整参数,从而实现填料性能的最大化,为客户降低生产成本。我们的工艺也已经储备了一代、二代、三代等不同的迭代版本,客户可以结合自身成本控制的需求去选择。”
产业未来:以研发为翼拓展市场
在研发创新的驱动下,汉邦科技近年来的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增强。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汉邦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4.82亿元、6.19亿元和6.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55.96万元、5149.75万元和7933.82万元。
汉邦科技预计,随着制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国内液相色谱仪市场也将持续增长,其中实验室液相色谱市场到2026年预计将达到36亿元。“目前我们有几类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产能的利用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所以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来满足市场不断扩大产生的旺盛需求。”张大兵表示,基于对市场需求的认识,汉邦科技确定了IPO募投的三个项目方向。
据介绍,为补充生产设备产能,汉邦科技计划将1.93亿元募资投向“年产1000台液相色谱系列分离装备生产项目”;为加强研发水平及服务客户能力,计划将1.81亿元募资投向“色谱分离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为补充实验室设备产业链,计划将2.25亿元募资投向“年产2000台(套)实验室色谱分离纯化仪器生产项目”。
“对现有的产品,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质量,继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同时,研发的基础也要不断夯实,尽快推动产品的迭代,把新产品早日推向市场。”张大兵透露,汉邦科技未来的重点技术攻关方向是优化色谱系统的耐压、流体分配、密封和匀浆技术,通过开发流量智能控制算法提升流量控制的精度与响应速度。此外,公司也在持续开展色谱填料的研发和生产,未来将推出更高吸附选择性的材料,全面提升分离纯化效率。
“硬科技始终是汉邦的根基,通过技术迭代与产业实践,我们的目标是推动国产色谱装备从替代迈向引领,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升级贡献中国智慧。”张大兵表示,以IPO为契机,汉邦科技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渠道,进一步巩固在国内液相色谱设备领域的领军地位、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作者:钱佳滢仲茜摄影:常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