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五月槐花香
□赵郁儒
你想看22万亩洋槐花同时竞放的壮观盛景吗?你想感受浩瀚无际的洋槐花海洋带来的震撼吗?来秦皇岛市昌黎县,如你所愿。
每年五月中旬,出昌黎城往东,沿向海大道行15公里,临近旅游胜地黄金海岸,便能看到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槐树林。林子宽三公里左右,长数十公里,顺着渤海海岸,一直逶迤伸展到滦河入海口。
人未入林,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那是一种独特、清新而又淡雅的香气。不似玫瑰香浓郁热烈,也不同茉莉香清幽高冷。它带着五月独有的温柔与和煦,丝丝缕缕地钻进人的鼻腔,沁人心脾。人们贪婪地深吸着槐花的芬芳,有的竟下意识地眯起双眼,陶醉其中,仿佛置身梦幻世界,所有的疲惫、烦恼,都在瞬间烟消云散。
走进林中,只见树上枝枝丫丫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白中泛绿的洋槐花蕾。它们在微风中互相推搡着、拥挤着,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树顶最高处的槐花不知遇上了什么高兴事,笑得张开了嘴,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白蝴蝶。淡黄色的花蕊像含羞的少女,探出身子,羞涩地望着外面的世界。槐花都是躬着身体,面朝下绽开的。它们注视着生养自己的土地,注视着自己的根、自己的干,谦卑地向大地母亲点头致意,没有炫耀之意,也没有狂傲之气。
举目远眺,满眼洁白如雪,旷野里好像只有槐花的颜色。那是槐花的天,槐花的地,槐花的海洋,槐花的山川河流。让人以为天上的白云飘落到了洋槐树上,又好像洋槐树上的花朵变成白云,升腾到了蓝天中。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祥和,仿佛时间都为槐花的洁白美丽而停止。
一场春雨,滋润的槐花肆意地展萼吐蕊。张开的花瓣随风摇曳,像在会心欢笑。漫步林中,踩着林下松软的沙土,便萌生了十分的欢乐和舒畅,刹那间进入了无忧无虑的意境,内心充满了奔放不羁的豪爽。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了点点光斑,与雪白的槐花交织,在绿叶的衬托下,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风景。不时传来“嗡嗡”的蜜蜂声和清脆的鸟鸣,仿佛是在为这美丽的景致喝彩。
这里原来是流动的沙丘。一到春天,狂风四起,沙丘滚动的幅度让人惊讶,是不毛之地。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勤劳智慧的昌黎儿女,一批又一批地来到海边,怀揣着对这片土地深情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沙丘踩在脚下,致力于阻风锁沙的斗争。经过几十年的苦干,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成了22万多亩的槐树林。他们为这里的每一棵树都倾注了深情与执着,让原产北美洲的洋槐树生根发芽、伸枝吐叶,把沙漠变成了绿洲。洋槐树把沙丘牢牢地锚在大地上,形成了现在碧海、黄沙、绿树的梯次格局,成为环渤海沿线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到暑期,这里人头攒动,游人如织。
农家人每年春天不吃几顿槐花饭,就好像没过春天一样。曾经,槐花不知使多少百姓渡过难关。现在,它又滋养、丰富和调剂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和槐花的联系是那么紧密,那么不能割舍,那么难解难分。
有的人还做起了槐花经济。他们把新鲜的槐花烘干,推向市场,人们可不分节令,常年有槐花食用。这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满足了人们的胃口,还满足了人们对槐花不忍割舍的盼念之情。
附近的农家乐,更是富有创意地打出了自己的招牌——槐花宴。槐花经过烹、煎、蒸、炸,又用崭新的面貌和游客见了面。
洋槐花还是优质蜜源。槐花刚刚绽开,追花逐蜜的蜂农准时而至。他们在林下安营扎寨,排兵布阵,摆置的蜂箱像长城的垛口,成了百里林区又一道景致。蜂农们望着无边无际的槐花海洋,看着往返如梭、忙碌无暇的蜜蜂,甜到了心里,笑得比绽放的槐花还灿烂。他们不分时日地摇动着收蜜器的手柄,把一桶桶优质的槐花蜜送到千家万户。洁白的槐花既是甜蜜之花,也是财富之花。
花期一过,槐花落得像纷飞的雪片,飘飘洒洒,在林下的土地上铺了一层白。农家人开着车,挑着担,用耙子搂、扫帚扫,收拢落下的槐花。槐花是鸡、鸭、鹅等家禽和牛、羊等牲畜上好的饲料。农家人流淌的汗水,换来了六畜兴旺,家业繁荣。
有花就有果,洋槐花结的果实刚成形时,无论形状还是颜色,都与我们日常吃的豆角无二,百姓直接称其洋槐树豆角。长得壮硕的荚果里,能结十多粒种子。到了深秋,荚果慢慢变为和洋槐树树枝一样的深褐色,完全融入了洋槐树的生命之中。凛冽的西北风吹光了洋槐树的叶子,荚果仍凛凛地挂在树上。
随着风动,荚果欢蹦跳跃。荚果里的种子,在荚壳里哗哗作响,好像躁动于母腹中的婴儿,也像婴儿摇篮上的摇铃,呼唤着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使槐林生生不息,也昭示着生命的绚烂与辉煌,使槐林永葆生机和活力。
下一篇:一季度泉州共签约446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