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数智技术赋能家庭教育?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一年前,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发布了“知心慧语”智能陪练系统,用AI技术助力破解当代家庭教育问题。在研究院成立一周年之际,文汇报记者了解到,“知心慧语”智能陪练系统迎来升级版。从1.0版绘制“亲子能力图谱”,首创自适应学习模式,到2.0版增强“智能情境陪练”,实现多模态交互训练,再到如今3.0版实现“气质类型匹配”,开创个性化沟通新范式,该系统完成了AI赋能家庭教育的“三级跳”。“同样的情境,同样的表达,不同年龄、性别和气质类型的孩子的反馈是不一样的。“5月14日,在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学院承办的“数智赋能·教联共育——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主题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闫寒冰介绍:“家长们要学会用适切的方法与孩子沟通,‘知心慧语’3.0可以帮助家长更为精准地找到解决沟通难题的密钥。因为情境具有更强的拟真性,家长就更容易将学习到的技能迁移到生活中去。”
演示环节,24个不同气质类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AI娃”出现在屏幕上。为何是24个“AI娃”?闫寒冰解释:“首先是4类基本气质,分别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然后是2类性别,3个年龄段,这样一算是24类儿童气质特征。”
“以前用2.0版练习时,AI孩子是没有性格的,往往有问必答,但现在有的孩子会沉默、会走神,甚至还会直接回答:‘我不想说话,我想一个人待会儿’,有的孩子敏感,有的孩子则比较爱生气,这才是我需要的实战演练。”一位家长在体验后说。
这正是3.0版最具突破性的升级。基于经典气质学说,综合年龄、性别等因素,运用算法,系统能够模拟四大气质类型孩子的典型语言特征与内容特征,并根据对话内容调整回应节奏和深度。
论坛现场,研究院面向全国461所“校家社协同育人联盟”学校,正式发布年度家庭教育普适活动——“开好家庭会议,促沟通·育未来”,旨在让专业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每个家庭触手可及的日常实践。
这项活动以“轻量化、可操作、易传播”为特色,从学校动员到资源提供,从主题研讨到实践打卡,再到经验分享、成果展示和持续推进,七步流程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实践闭环。该活动将在联盟校试点推行,未来逐步向全国推广,让开好家庭会议成为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新常态”。活动现场,与会嘉宾纷纷扫码获取包含操作指南、专家视频等资源的“家庭会议工具包”,为开展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做好准备。
作为家庭教育研究院的重要公益实践成果,“阳光成长·教育护航——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爱行动”在会上正式启动。该项目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智启未来·学润人生: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行动”的重点示范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发起,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作为协同单位提供专项支持。据悉,项目将重点面向中西部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的100所乡村学校,通过专业、科技、生态“三位一体”创新模式开展精准帮扶。
原标题:亲子沟通遇难题?华东师大开发24种AI娃,帮家长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