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知识产权服务“上货架”
四川天府新区打造知识产权服务新范式
□ 熊纹玉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优秀案例名单,四川天府新区的“成都市首个知识产权‘两超一集’,一站式服务创新主体”案例脱颖而出,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示范性案例。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天府新区在知识产权服务创新领域的成果,更为全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工作提供了“天府经验”。
此次入选的案例,核心是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创新推出的“商标超市”“专利超市”和“综合集市”的“两超一集”服务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知识产权服务壁垒,实现了知识产权服务的全链条集约化,为创新主体带来了全新的服务体验。
在“商标超市”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像挑选普通商品一样选择商标注册、续展、变更等服务;而“专利超市”则提供了专利申请、检索等全方位的服务,满足了企业在专利领域的多样化需求。最引人注目的是“综合集市”,它集专利预审、维权保护、开放许可、金融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真正实现了知识产权服务一站式解决。这种创新的服务模式,让创新主体能够自主、便捷地选择所需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率和企业满意度。
“两超一集”模式推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两超一集”现场推广活动吸引了超过200家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和企业参与,受理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超过100项,并促成了50项供需对接签约,有效解决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实际问题。此外,活动现场还签订了《成渝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合作框架协议》,组建了跨区域公共服务联盟和专家库,形成了成渝知识产权资源库,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除了“两超一集”模式的创新实践,四川天府新区还在知识产权服务领域进行了全方位探索。近年来,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多措并举打造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生态。2022年投入运营的四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都中心(以下简称“运营中心”),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为区域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线上平台包含IP服务、IP金融、IP商学院、IP保护、IP大数据、IP咨询六大板块,提供政策申报、业务咨询、政策解答等快捷功能,实现了知识产权“申请+受理+展示”在线操作。目前,线上平台已上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供需信息2000余条,为创新主体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通过线上平台,企业可以与运营中心建立沟通机制,线上提交电子材料,节约了50%的时间成本。
线下,运营中心建成了集公共服务、展厅、路演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载体。公共服务区为企业提供咨询、业务办理等基础服务;展厅通过丰富的展品和案例展示,向企业普及知识产权知识;路演交流区则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开展技术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获取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实现知识产权服务的精准对接。
此外,运营中心还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梯度培育”计划,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层级提供订单式服务。对于初创企业,帮助其实现专利破零,引导企业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于发展中的企业,助力其提升专利的质量和价值;对于成熟企业,则重点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运营中心通过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惠企入园、知识产权“五进”计划等,为重点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定制化上门服务,解决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在追求服务创新的同时,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深知标准化建设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的重要性。因此,该局积极探索“两超一集”成果标准化,持续践行公园城市标准化建设理念,深化知识产权领域的改革创新。近年来,该局发布了《四川天府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制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管理规范》,并纳入公园城市建设标准化体系向全区推广。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推动了知识产权服务的精细化、便捷化和标准化。
上一篇:前4个月京津冀出口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