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在迈向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创新,集中资源实施五大数字化创新工程,突破传统行政壁垒,大幅度提升服务效能,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区企业办事成本累计节约超过500万元,政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8%,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新一:档案“全国通办”,守护数据安全。针对传统档案查询“跨市跑腿、手续烦琐”难题,自主研发全省首个档案全程数字化查询平台,先后取得三大突破。一是服务范围全面拓展,涵盖公检法、律师事务所等全国机构,跨市调档效率提升50%,企业可足不出户完成多次调档。二是流程大幅简化,将申请材料从8项减少到身份证明、申请表、承诺书3项,审核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三是安全更有保障,建立“申请—审核—数据传输”全链监管体系,确保数据合法合规、信息安全。
创新二:电子证照“一码通城”,重塑政务生态。作为湖北首个全面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的地区,西陵区实现多项创新突破。实现跨部门信息互联共享,与税务、银行系统深度对接,企业开户资料减少60%,办理时间缩短至15分钟。在金融、商业等九大场景推进“扫码办事”,开户材料精减60%以上,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企业码”动态采集企业信用信息,吸引辖区园区招商效率提升50%以上,带动企业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三:服务码“精准滴灌”,构建政企共同体。创新推出“经营主体服务码”双轨制(批量码和单一码),实现政策直达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集成32项惠企政策和15类金融产品,依托“三问三送”机制,短时间内多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达860次。联动8个部门设立“一件三联”专窗,企业设立、变更等高频事项办理时限缩短70%以上,极大提升了行政效率,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创新四:AI政务助手“全时响应”,实现智能提效。借助腾讯混元大模型技术,推出“小白AI帮办”,实现“服务全面覆盖+人机高效协作”。支持涵盖156类政务事项,包括企业登记、许可审批等,知识库准确率达99.2%。优化业务流程不断突破创新,重塑智能预审流程,减轻40%的人工负担,群众咨询实现100%的即时响应,显著提升政务智能化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服务。
创新五:“电子门牌+流动驿站”,突破服务“最后一公里”。结合政银合作模式,西陵区市场监管局为园区和商圈打造数字化服务生态圈。推出电子门牌集成证照信息和惠企政策二维码,企业信息公示效率提升90%。通过金融驿站提供“上门开户、融资、授信”一站式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贷款审批周期由15天缩短至3天,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西陵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实施“一码通用”战略,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力度,锚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拓展“服务码”功能边界,深化AI技术与监管场景融合,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激活区域经济“硬实力”。
□向朝霞 谭金山 吴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