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国防报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时光流转,硝烟散尽,但历史的回响依然激荡在民族记忆深处。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伟史诗。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国家和民族因英雄而卓然挺立。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每当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总有一大批英雄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数英雄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丰碑。
铭记历史,方能更好地前行;缅怀英雄,最好的方式是传承伟大精神。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为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自即日起,本报开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擎旗自有后来人”专栏,生动展现广大官兵和民兵在新征程上传承英雄精神、续写英雄荣光的风采,敬请关注。
“赵尚志民兵应急连”用实际行动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像英雄一样战斗,守护好家园”
5月6日,“赵尚志民兵应急连”党员在赵尚志、赵一曼两位抗联英烈雕像前庄严宣誓。董艳设摄“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位将领擅长游击战,带领200多人的部队打得800多日伪军落荒而逃;他文武双全,不仅是横刀立马的猛将,还是一位能填词赋诗作曲的儒将;他与抗日名将杨靖宇齐名,人称‘南杨北赵’……他,就是东北抗联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赵尚志将军。”5月6日,“赵尚志民兵应急连”全体民兵来到赵尚志和赵一曼两位抗联英烈雕像前,缅怀抗日英雄,汲取奋进力量。
这支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烈士命名的民兵队伍,来自以烈士命名的城市。在我国,有多座以抗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是其中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赵尚志将军领导抗联将士建立的丰功伟绩,珠河县更名为尚志县,1988年撤县设市。2019年,哈尔滨市开展‘擎英雄旗、走英雄路、做英雄传人’活动,军地联合命名市民兵应急连为‘赵尚志民兵应急连’。”尚志市人武部领导介绍,自命名以来,“赵尚志民兵应急连”围绕“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争做新时代好民兵”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激励全体民兵赓续红色血脉,用实际行动续写先辈荣光。赵尚志烈士“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华魂”的铮铮誓言,成为全体民兵的精神坐标。
“东北抗联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牵制和打击了几十万日伪军。抗联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大多壮烈牺牲,其中军以上指挥员就有40位。”听了讲解员的讲述,民兵骨干唐国勇说:“一个英雄的名字,就像一把燃烧的精神火炬,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遂行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
如今,学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已成为“赵尚志民兵应急连”全体民兵的“必修课”。每年新入队民兵第一课,就是来到赵尚志、赵一曼烈士雕像前,缅怀英烈功绩,学习英烈精神。民兵们还自发将赵尚志和东北抗联的英雄事迹改编成舞台剧,通过演绎英雄故事感悟英雄力量。
“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近日,“赵尚志民兵应急连”民兵自编自导的情景剧《铮铮铁骨赵尚志》在尚志中学礼堂演出。参加演出的民兵连指导员王立龙说:“置身舞台,风并不是真的寒,雪不是真的冷,但我能感受到当年先辈们面对的残酷严冬,胸膛里的热血在奔涌。”
接过英雄的旗帜,传承英雄的精神。“赵尚志民兵应急连”组建以来,始终坚持用东北抗联精神铸魂育人,用英雄事迹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培养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
今年1月2日,“赵尚志民兵应急连”接到集结命令。很快,全连人员第一时间乘坐不同交通工具赶往集结地点。指挥员一声令下,连队循着东北抗联将士的足迹,向茫茫雪野开进。行至密林深处,气温降至零下35摄氏度,通信信号中断。此时,有人担忧:“大雪封山,交通不便,出现意外情况咋办?”“进入冰雪期,天寒地冻,有的抗联战士没有棉鞋,就在脚上包着马皮,坚持同敌人战斗。”听到连长王培成的一席话,大家踏着厚厚的积雪继续前进。
“火烤胸前暖,风吹后背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行军途中,民兵高唱抗联将领李兆麟创作的《露营之歌》。踏雪野、跨冰河、住雪窝棚……连队挺进林海雪原3昼夜,顶风冒雪展开指挥所开设、爆破救援、道路清障等课目训练,在严寒条件下锤炼战斗作风,检验支援保障作战能力。
平时训练抓得实,关键时刻上得去。2023年8月,尚志市遭遇特大洪水,多个村屯群众被困。接到命令,人武部迅速集结“赵尚志民兵应急连”赶赴抗洪抢险一线,党员突击队率先跳入齐腰深的洪水中,垒沙袋、固堤坝。全连冒雨连续奋战3昼夜,转移安置群众4000余人,构筑子堤600余米,转移被困群众42人。许多民兵双脚被水泡肿,行动困难。这时,民兵班长季伟龙激励大家:“奋战在英雄旗帜下,我们决不后退半步。英雄连队的民兵,关键时刻要像英雄一样战斗,守护好家园、守护好人民。”
季伟龙是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救援中,他驾舟进入危险地段,先后5次排除险情,成功救出11名被困群众。“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才不愧英雄的名字。”他说,这次抗洪抢险行动,连队有11名民兵在抗洪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名民兵火线入党。一名群众说:“看到英雄的旗帜和迷彩的身影,心里就踏实了。”
擎起英雄旗,继承英雄志。近年来,该人武部通过编写民兵连史、编印抗联英雄故事集、传唱抗联歌曲等方式,用英雄精神激励民兵赓续红色基因、投身强军实践,着力把“赵尚志民兵应急连”打造成铁心向党、技能精湛、能打硬仗的拳头力量,在执行支援保障、扑救山火、抗洪抢险等任务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董艳设、常智科、本报特约记者 乔振友)
(中国国防报 2025年5月15日第一版)责任编辑:司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