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万红)日前,市交通运输委印发了《天津市交通运输系统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措施》(以下简称《重点措施》),将优化政务服务效能,强化行业要素支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交旅业态融合,进一步激发交通运输领域市场主体活力。
9号线最小行车间隔缩短至3分钟
“滨城通”“天津公交”互联互通
《重点措施》提出,我市将提升津滨双城通行效率,依托地铁9号线新信号系统及既有列车改造,合理优化行车间隔,实现将最小行车间隔由4.5分钟缩短至3分钟。实现滨城通App与天津公交App互联互通,继续推出滨城通月卡、季卡等乘车优惠政策;推进公交地铁两网融合,结合2025年新建地铁站点适时开通微循环线路,围绕Z4线部分开通站点做好线路优化,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地铁到站、公交到家”。
同时,加快发展定制公交新模式,推广通学定制公交服务,以红桥区通学定制公交为模板,以市内六区为重点,逐步开通各区定制线路,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有效缓解校门前交通拥堵,提高学生通勤效率;创新运营服务模式,大力拓展定制公交业务,深度探索“公交+农、文、商、游、购、娱”跨界融合,满足市民个性化、差异化出行需求;结合泰达航母打造5A景区,持续优化已开通定制公交配套服务。
地铁新增特色主题车站
开通蓟州滑雪场直通车线路
根据《重点措施》,我市将推动“地铁+经济+文旅”深度融合,完善地铁周边停车场配套设施,积极拓展停车场洗车、充电等增值服务;围绕“坐地铁游津城”主题,新增3号线津湾广场站音乐主题、11号线南开大学八里台站南开大学主题等特色主题车站。
同时,拓展旅游观光车线路,开通蓟州滑雪场直通车线路,进一步拓展冬季特色旅游线路;加强旅游观光车线路与旅行社、各大院校、研学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研学项目;增开双层观光车项目天津之眼红桥站,推出淡季打折活动,探索与其他旅游项目联合营销的模式;与天津港合作开发工业游景区,重新规划游客参观路线。
此外,还将探索“服务区+”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交农文旅商”深度融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自营门店设置主题式、场景化的乡村振兴消费产品、津门老字号产品展销区;同步搭建线上小程序销售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开展品牌合作,引进国际知名快餐品牌;推出天津高速“驿路津彩”品牌文创产品,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以王庆坨服务区改造升级为试点项目,打造“文化体验馆”“商业购物街区”等核心区域,集中展示天津地标建筑和民俗文化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