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日晚,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在广州落下帷幕。当天河体育场的灯光熄灭,白色的终点线不语,却已见证了多个纪录的诞生。
历时两日的比赛中,中国队打破两项全国纪录,获得四个项目的东京世锦赛资格,收获满满。世界田联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本次赛事刷新1次赛会纪录、9次今年世界最好成绩、2次大洲纪录、20余次国家(地区)纪录。
1次刷新赛会纪录。美国队在4X400米混合接力决赛中,以3分09秒54的成绩刷新赛会纪录,比原纪录快了1秒多。
9次创造今年世界最好成绩。其中男子4X100米接力的今年世界最好成绩被多次刷新,预赛中南非队和日本队先后跑出了37秒84,决赛中南非队又将成绩提高到37秒61。
2次打破大洲纪录。澳大利亚队在4X400米混合接力的预赛中先是将大洋洲纪录从3分17秒00大幅提高到3分12秒34,决赛中再将其刷新至3分12秒20。
20余次刷新国家(地区)纪录。其中中国队在男子4X400米接力预赛跑出3分01秒87的成绩,比此前3分03秒47的全国纪录快了将近2秒;4X400米混合接力队跑出3分13秒39,将3分17秒41的原纪录提升了4秒多。
如果没有在现场或者屏幕前观看比赛,有人会认为能这么多次打破纪录,比赛一定是在非常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的。
“第一天并非最理想的比赛条件。”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科足够委婉。事实上,10日晚6点30分,按照计划,首个比赛日的首场比赛发令枪即将响起,广州天河依然大雨如注。
很多观众进场时都充满疑惑地询问:“这还能比吗?”
此刻,嘉宾已经坐上看台,运动员已经在检录区等候,在赛事运行指挥中心,来自广州市、天河区的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关注着情况。
如果按期比赛,大雨中跑道湿滑,导致大批运动员摔倒受伤怎么办?会面临很多不确定的风险。
“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小时降雨将转弱。”在经过研判后,组委会决定:“赛事按计划举行!”
在场内,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迅速清理积水。
当时,天体的跑道供应商同欣体育联席总裁陈晨正站在场边,他发来一段语音,语气显得很平静:“跑道本身的纹路就是排水的,而且是有坡度的,虽然雨很大,但一停了排水会很快的。”
发令枪响,运动员如一簇簇离弦的箭飞出。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
一个著名的体育场,必定会见证几次体育巅峰时刻,有人在这里登上亚洲之巅,有人在这里突破人类极限,而这夜的天河体育场,就是泡在大雨里的纪录刷新器。
第二天,天朗气清,一个个纪录再次告破。
夜深,天河体育场恢复了宁静,而它周边的天河路商圈,依然灯火璀璨。刚看完比赛的观众们三五成群,填满了大排档和小酒馆,一碗海鲜砂锅粥下肚,和朋友们“吹吹水”(粤语里“聊天”的意思),便是一个惬意的周末。
谁又能想到,4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绿野。
38年前的1987年,作为全国第六届运动会主场馆的天河体育中心落成,彼时作为广州东部郊区的天河区,正式开启了一扇时光之门。
六运会、九运会、广州亚运会、中超联赛、亚冠联赛……一场场赛事,观众的欢呼声如大海潮起潮落,正是天河崛起的节拍器。
这次世界田联接力赛的发令枪,按下了天河体育中心的又一次软硬件升级后的重启按钮。
11月9日,这里将第三次承办全运会的比赛;4月底,在十五运会倒计时200天之际,广州国际体育嘉年华启动,围绕288项赛事和活动,将“全民全运”的理念融入城市肌理,激发体育消费潜力。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小燚介绍,广州将以焕然一新的天河体育中心、天河路商圈为核心区,打造“全民全运嘉年华·商都商圈共欢腾”的消费大场景,释放消费潜力,让城市“动起来”、经济“活起来”、百姓“乐起来”。
比赛结束翌日,天河体育场周边保障赛事的围网已经不见踪影,市民们伴着朝阳,踏出开启新一天的步伐,他们脚下的跑道,是与场内顶级运动员脚下同款的塑胶跑道。
体育中心,不仅是体育的中心,更是一个城市跳动的心脏。
来源:新华社
作者: 王浩明 田宇 王沁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