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昱
5月13日晚,美国4月份通胀数据出炉。数据显示,4月份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3%,较3月份的2.4%略有下降,是2021年2月份以来最低水平。4月份CPI环比上涨0.2%,低于预期的0.3%水平。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4月份美国核心CPI同比上涨2.8%,符合市场预期,与3月份持平。4月份核心CPI环比上涨0.2%,低于预期的0.3%水平。
“美国4月份CPI同比在基数效应以及低油价影响下继续降温,关税传导初步体现但尚不充分。”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4月份美国能源价格同比增速为-3.7%,较3月份下行0.4个百分点,能源价格同比继续下降,为通胀维持低位提供支撑。同时,美国商品通胀同比结束负增长,回升至零增长,美国关税政策对商品价格的冲击“初现端倪”但尚不明显;此外,美国服务通胀继续缓解,4月份核心服务同比增速为3.6%,较3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
在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看来,美国3月份CPI低于预期后,4月份CPI也并未反映明显的关税涨价压力,核心商品、核心服务和居住成本的环比表现均较为平淡。从全年节奏上来看,在二季度基数影响下的低点过后,美国CPI同比增速在三季度、四季度或将出现回升,如果考虑关税压力可能升至3.0%至3.5%的范围;而核心CPI同比增速预计也将维持在3.0%上方。
值得一提的是,5月8日,美联储公布了最新一期的议息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是今年第三次“按兵不动”。美联储发布的声明还罕见表示,“失业率上升和通胀加剧的风险有所增加”。
“往后看,考虑到美国4月份CPI并未完全计入关税政策的影响,4月份CPI同比低增速可能并不具备持续性。”白雪表示,由于美国实际关税水平仍然较高,后续滞后影响或逐渐显现,通胀仍有较大概率出现反弹。
根据日程安排,美联储将在6月18日再次举行货币政策会议,5月14日FedWatch数据显示,市场仍有91.7%的概率押注美联储仍将维持利率不变,降息的概率仅为8.3%。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证券日报》记者,FedWatch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美联储最大概率将降息3次,年内首次降息或在7月份。综合来看,在美联储更看重硬数据、同时通胀数据又很可能较早受关税影响的情况下,美联储短期“按兵不动”维持利率高位水平的可能性很大,重启降息最早要到今年下半年;但当经济数据开始显著恶化后,美联储很可能会转向较快降息,从时点上看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在今年四季度或2026年。
白雪表示,考虑到美国短期内通胀有较大上行风险,这将迫使美联储将政策重心重新聚焦于通胀。从历史操作看,美联储在双重目标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也通常更侧重于控制通胀。这意味着通胀约束下,美联储降息行动将进一步延后。目前看来,美联储6月份降息的可能性较低,7月份是否降息也不宜期待过高。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