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重启美国订单的生产,将此前受阻暂停的货物尽快发出;一边加码接单,抓紧完成交易和出货,成为一些中小微外贸企业这两天的“日常”。
“昨天一下子好多美国单子过来,生产排单紧张起来了。”
5月14日中午,义乌市璟文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庆芬在全天接待外国客商的密集安排中,得闲了半小时。她告诉第一财经,自己这两天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周边人也顾不上闲聊,“关税下降的消息一出,朋友圈都炸掉了,都在说要开干了”。
13日一大早,一位美国老客户下单了30万双袜子。这对吴庆芬而言,是“久违”的来自美国的大订单。在反复确认之后,她把这个订单转进公司群,开始了后续的工作安排。也就在昨天,他们通过发邮件或打电话的形式与所有美国客户进行了沟通,“我们说可以重新开始了,客户也让我们加足马力,尽快发货”。
5月12日,中美发表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取消4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
抓住90天的窗口期,一边重启美国订单的生产,将此前受阻暂停的货物尽快发出,一边加码接单,抓紧完成交易和出货,成为一些中小微外贸企业这两天的“日常”。
“突如其来”的订单
“太快了,美国客户当晚就来下单了。”在5月12日关税下调当晚,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林锋就接到了来自美国客户的订单。来不及寒暄,对方一开口就要求再加一个集装箱的货。
事实上,在加征高额关税期间,这位美国客户也依然向丁林锋下了一笔订单。经过约一个月的生产周期,这批货将在5月16日发货。“客户连声说自己‘赌对了’,现在他不仅不用支付高额关税,而且还不用和大家抢货柜。”
深圳市麦祺佳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莉说,知道美国订单会来,但没想到13日一天光新订单就来了4个,总计30万美元,接近平时半个月的订单额。除了新订单,不少此前下了订单但暂停出货的客户,也纷纷打来尾款,通知赶紧出货。她粗略计算了一下,本周发往美国的货物规模有8个集装箱。
关税下调幅度和90天后仍然存在的不确定性,必然多多少少加快了美国客户的下单速度。从下单到交货,再到运抵,90天的窗口期对工厂端来说其实只有45天。
“美国的订单一旦下了,就都要着急出货。”吴庆芬初步估算了下,中国到美国的海上运输时间要30~35天,还要预留一周清关,要在8月中旬前顺利运到美国客人手中,工厂端必须确保在接下来的45天内出货。
丁林锋也说,现在来补单的美国客户都很着急,希望中国工厂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生产。毕竟后续货物还要在海上“漂”一个月。
考虑到近30天的生产周期,这意味着,吴庆芬他们的接单周期只有15天左右。“晚一点接的订单会有些担心,万一生产出来,关税有变化怎么办。”她坦言,他们甚至已经在和美国客户商量,面对较大规模的订单,是不是需要分批出货,以确保大部分的订单能够先到达,剩下的暂缓生产或伺机而动。
“接下来15天肯定是要大干的!”吴庆芬的“大干”既要抓紧工厂端生产、出货,也要加大接单的投入,以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能够在关税变化之前让每个客户都能收到货,尽可能多备一些货,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她和团队已经向客户发出通知,提醒他们抓紧时间盘盘库存,需要的话就抓紧补库存。
根据她与美国客户的沟通,他们备的库存量往往满足2~3个月的需要,去掉过去高关税的1个月,再加上生产和运输的两个月周期,近期多数都面临补库存的需求,“不然销量起来了,就会有断货风险”。
高关税带来的影响,也将让原本是接单淡季的5~6月变得异常,成为美国客户的下单旺季。
杭州为家建筑装饰公司总经理熊伟平告诉第一财经,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叠加高关税的影响,他们的对美订单仍然同比增长了10%,接下了20笔美国订单。这让他对于接下来的90天窗口期更有信心,因为关税向来均由美国客户承担,因此关税下降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更划算的价格,也自然更有下单的动力。持续加大对于美国市场的流量投放,并且要求团队重新盘点跟进美国客户的情况,是他们近期重点展开的工作。
在此之前,吴庆芬他们的对美业务约占总出口的3成左右。根据当前手上的订单,产线上的200多台袜子机已经要开始满负荷运转了。她预计,为了赶订单,接下来的5~6月约7成产能可能会供给美国“抢一波”,相当于对美产能翻了一倍多,“也会和其他国家的客户沟通一下,有些不那么着急的订单就稍微延后一点”。
阿里国际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近期也会持续投入扩大美国买家规模,同时加速建设本地仓网,帮助中国商家抓住90天的接单和出货窗口期。目前,阿里国际站已开启海外现货招商、美国专场定向营销等,帮助商家快速提高美向订单转化。
继续加码开拓新市场
对比抓紧90天窗口期的“振奋”,在关税波动中已经将重心调整至新兴市场的不少外贸人,仍然选择谨慎观望。
浙江外贸人丁言东也在这两天接到了美国客户的询盘。不过,因为关税波动决定暂停开拓美国市场的他,选择继续观望,“等情况更稳定,明确好转后再考虑”。
广东中辉绿建移动房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熠铠也对第一财经表示,他们还打算观望一段时间。今年4月,他们获得了来自俄罗斯的上亿元规模订单,并在12天后完成了首期交付,让俄罗斯在公司出口总额的占比迅速提升到了45%。除此之外,中东、东欧、东南亚等地的订单也均出现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那些在抓紧抢出美国订单的外贸人,也在继续多条腿走路——加码开拓内销和多元化新兴市场,并且线上线下两条腿并行。
吴庆芬表示,今年年初他们就已经尝试通过1688等B2B电商平台开拓内销市场了,凭借在外贸市场上练就的较强定制能力和供应能力,即便内销市场很“卷”,团队也还是有竞争力,而且内销市场规模毕竟还是大的。另外,他们也打算去非洲市场实地考察。不过,目前由于美国订单重启,他们可能会将行程安排在两个月后,
虽然从大趋势看,吴庆芬认为,除了90天后的不确定性,中美关税长期而言还是会维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但过于依赖部分国家,总归被动,必须坚持多元化布局。
至于供应链的国际化布局,他们也去东南亚等地了解过,综合考虑后,她发现,并不会比国内节省太多成本,“有利有弊,管理成本和要付出的精力还是多的”,还是要“走一步看一步”。
海关总署5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增长7.5%,进口下降4.2%。以美元计价,4月份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8.1%。其中,4月对美出口下降21%,增速较上个月低30.1个百分点。而与之对应的,对非美地区出口同比增长13%,其中,对东盟增长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