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5月14日电(葛佳明) 受宏观利好因素推动,美股本周大幅上涨,标普500本周涨幅达到4%,已收复年内全部跌幅,纳斯达克本周涨幅达到6%,距离收复年内跌幅仅一步之遥,预期市盈率再度重回25倍以上。
图片来源:新华财经包括高盛在内的投行再度重燃乐观预期,近期接连上调美股目标价,但多家机构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表示,此前支撑美股上行的逻辑已发生转变,不确定性依然很高,美股估值较非美股市偏高,后续走势并不乐观,建议投资者重新审视美股以及其他美元资产在配置中的占比。
美股上行逻辑遭遇挑战
“美股当前面临多重基本面和政策挑战,需要警惕后续风险。”威灵顿投资管理全球投资和多元资产策略师纳内特·阿布霍夫·雅各布森(Nanette Abuhoff Jacobson)对新华财经表示,美国自身基本面、政治不确定性、欧洲的财政刺激、美元走弱趋势以及科技股营收前景等因素或推动非美市场持续跑赢美股
雅各布森表示,美国自身基本面前景出现恶化,相对其他发达国家的优势变弱。近期,美国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预测已被下调,而欧洲等非美市场的经济增速预期则被上调,差距正逐步缩小。
尽管随着关税谈判取得进展,市场预期美国经济下行风险降低,但并不意味着风险消失,关税仍将推高美国企业进口成本,使得通胀上行,并拖累经济表现。尽管4月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降温,但分析师普遍认为,关税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在通胀中,2025年第一季度企业抢进口、囤库存,关税传导或仍需一定时间。
美联储官员们近期表示,美国的有效关税水平仍远高于过去几十年的水平。如果关税相对于今年年初仍大幅提高,将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根据基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预算实验室(Budget Lab)的测算方法,预计关税仍将拖累美国经济增长0.8%。
同时,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也将导致美股的风险溢价上升。瑞银分析师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表示,虽然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重要共识,但后续政策前景仍具有不确定性,将美国股市的评级从“有吸引力”下调至“中性”。
而从美股自身情况看,支撑美股的重要力量——科技股巨头们如今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如资本支出增长放缓、竞争加剧、监管风险上升及部分业务本身的周期性等风险。雅各布森表示,从上述因素中不难判断,已有足够的催化因素将进一步让美股和非美市场间的估值差距收敛。
根据中金公司测算,美国有效税率或进一步回落至16~17%左右,而16~17%的有效税率或拖累标普500指数2025年盈利增速5个百分点,由10%降至4.9%,后续空间仍将取决于关税谈判和减税进展。
全球资金再平衡仍将继续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表示,全球宏观叙事主线正在快速变化,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资产价格和美元的信心在衰退,对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增长、资产价格和货币的信心在走强。欧洲的财政政策在德国引领下开启强劲扩张预期,而美国则正在试图削减财政开支以管控债务风险,全球经济、市场、资金都进入再平衡阶段。
从中国股市后续走势看,多家机构近期接连上调中国股票评级,瑞银表示,本次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后,市场普遍认为双方达成的重要共识超预期。如果未来关税政策维持稳定,预计MSCI中国全年盈利增长预测有望进一步上调。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继续看好成长型和科技股的前景。
5月13日,野村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战术性超配(tactical overweight)”,称中美间的谈判进展对中国股市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市场情绪提供支撑。
摩根士丹利则在报告中指出,对冲基金,尤其是美国的对冲基金,近期增加了对中国股票的看涨押注。
高盛维持对中国股市的“增持”评级,并上调2025年每股收益预测,将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分别上调至78点和4400点,这意味着其潜在回报率分别为7%和15%。
与此同时,近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建立健全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并且全面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方案》将引导基金公司真正践行逆周期布局,长线资金的规模将越来越庞大。
对于港股后续走势,多数机构持积极看法,整体利好港股市场风险情绪改善。华泰证券计算,假设港股恒生指数ERP回落至3月均值6%,或推动指数动态PE从10.0上升至10.4倍左右。若后续宏观政策有进一步利好,在盈利和利率不变的情况下,ERP回落至5.7%可能推动恒生指数动态PE升至11倍左右。中长期角度,海外资金再配置及国内公募改革寻求超额收益诉求或都有望提升港股市场总需求。
尽管美元近期走强,重回101关口上方,但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表示,去美元化”趋势不变,亚洲资产、尤其是中国、日本资产有望获得更高相对配置。
“近期新台币快速升值的经历提醒我们,亚洲货币兑美元有可观的估值折价,且亚洲金融机构和出口企业持有大量的美元资产,且超配美元资产,形成实质意义上借入本币资产持有美元资产的长期‘套利交易’。”易峘表示,这一趋势一旦开始逆转、蓄势、加速,美元资产的配置和溢价会进一步消失,而全球去美元化的趋势会延续。
编辑:李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