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 非遗技艺“绣”出时尚新潮流
庆阳凌云服饰集团轩辕香包艺术有限公司的绣娘赶制香包。 庆阳融媒记者 盘小美 摄 庆阳凌云服饰集团轩辕香包艺术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整理香包。 庆阳融媒记者 盘小美 摄每日甘肃网5月14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记者盘小美 通讯员温聪聪)佩戴香包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随着端午节和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临近,西峰区的香包刺绣生产企业、非遗传承人组织绣娘赶制各类香包刺绣产品,时尚又实用的手工香包产销两旺、频频出圈,千年非遗技艺正以“潮品”姿态引领市场新潮流。
走进位于西峰区锦绣坊的庆阳凌云服饰集团轩辕香包艺术有限公司展厅,展柜上陈列着各类造型别致、绣工细密的香包。绣娘们围坐在一起穿针引线,赶制香包产品。
庆阳凌云服饰集团轩辕香包艺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香包刺绣传承、研发、设计和特色服饰生产、销售的企业。随着端午节和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临近,香包的市场需求持续升温,近期,该公司订单量同比增长45%。
“今年,我们为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准备了18个系列6万多件产品,主打‘南佐记忆’刺绣陶罐、卡通十二生肖系列挂件、卡通胸针等纯手工国潮风格刺绣香包。近期,我们组织了6名绣娘现场打样、制作样品,然后分发给周边的绣娘批量生产。”庆阳凌云服饰集团轩辕香包艺术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侯喜云介绍,这两年流行国风,古朴且有创意的手工文创香包很受年轻人欢迎。
庆阳市沁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绣娘近期也在加班加点绣制香包,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和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做准备。创作过程中,她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重点针对年轻群体开发融合实用性与时尚感的手工香包。
“我们新推出的荷包钥匙扣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庆阳市沁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亭亭说,公司每年都会针对香包民俗文化节设计不同的香包文创产品。今年,主要生产发簪、耳饰、衣服配饰、车挂香囊等适合女性群体的香包刺绣产品,以及蛇元素手环、挂件、摆件等。
据了解,自2019年成立以来,庆阳市沁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紧跟市场趋势,融合时尚元素,不断创新产品样式,以多元设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自主研发香包挂件、绣花拖鞋、虎头枕等香包刺绣民俗文化产品100余种,年生产能力达到50余万件。
“我们的香包都是纯手工绣制的,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不仅在浙江、河南、陕西等地有固定客商,还远销韩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孟亭亭说。
近年来,西峰区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以行政推动与市场拉动“双轮驱动”,规模发展民俗文化产业。鼓励香包生产企业与非遗传承人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开发兼具文化底蕴与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让传统香包蜕变为时尚“潮品”,为产业发展开辟了多元路径。目前,西峰区共创办香包刺绣营销企业58家,现有香包刺绣生产大户1000多户、从业人员1.2万余人,年均生产香包刺绣等民俗文化产品600万件,实现产值7000余万元。
责任编辑:顾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