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即将到来。北京信息通信业近日组织“京彩517·5G规模化应用”体验日活动,邀请多方实地探访了解本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据悉,截至目前,本市已建设5G-A基站近1.6万个,部署全光万兆节点9000余个,首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仓库物料由无人叉车运输到产线,产线上机械臂接管物料进行加工生产……在位于昌平区的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工厂,机加工区域已经基本实现生产流程无人化。“传统的叉车运输和生产线流程需要人工管理,人力成本比较高,现在部署了5G全覆盖的环境,自动化操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工作人员介绍,现场生产装备实时联网,而且均为无线连接,既节省布线成本,避免线缆故障带来的产线停机问题,还能实现设备实时监控、数据统一管理。
据了解,北京移动5G专网在园区部署两年来,网络可靠率达到99.9%,自动导向物料搬运小车效率提升20%以上。5G专网还自带“长尾效应”——产品出厂后能通过移动车联网实时回传数据,帮助企业随时了解产品运行情况,有的放矢开展后期产品优化和升级研发。
算力、AI、高速网络已成为数字经济的“新三样”。近年来,本市5G应用场景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5G技术融入千行百业,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服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例如,在装备制造领域,北京联通携手施耐德智能工厂,搭建多园区协同的5G智慧工厂体系,已在9省26个工厂实现5G应用创新;在政务服务领域,北京移动联合市公安局打造“5G+智慧警务”平台,基于5G+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重点区域人流量、车流量及环境数据,结合AI算法实现突发警情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30秒内,试点区域治安事件发生率下降45%。
在中国电信天翼云国家云科技创新体验中心,聚焦平台架构、AI应用生态等多个领域,各项成果集中展示,包括自主研发的“息壤”公共算力服务平台、AI云电脑产品等。
从生产到生活,5G技术带来更多可能。在位于海淀区的北京联通皂君庙营业厅,“全光臻宽带-万兆体验空间”打造了一个基于万兆光网的未来生活体验馆。在自由达人区,市民可以体验3D直播、观看8K超高清视频,直观感受万兆速度;在科技办公区,智能全景视频会议和AI生成PPT等功能,高效又实用;在放松休闲区,万兆带宽下的云游戏吸引不少人上手体验……
5G规模化应用的同时,6G研究也进入标准化和关键技术突破的重要阶段。
在昌平区国际信息港中国移动6G开放实验室,6G原创技术孵化和应用场景打造工作正在稳步进行。“6G开放试验装置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联合研发和试验环境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提供前沿性和基础性理论研究、孵化原创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据介绍,目前该实验室已与以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为主的多个昌平区高校展开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