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阳光诺和复牌。12日晚,阳光诺和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收购江苏朗研生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朗研生命”)100%股权。公告表示,收购朗研生命能够明显提高上市公司行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次重组究竟如何影响公司发展?13日,阳光诺和举行2025年投资者开放日活动,阳光诺和、朗研生命实控人利虔,朗研生命总裁康彦龙等详解了重组的意义与战略规划。利虔表示,此次收购朗研最大的意义在于加速阳光诺和向创新药领域转型。阳光诺和将不再局限于在CMC(化学、制造和控制)端提供服务,而是要专注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奠定商业模式转换基础
重组预案公告表示,一方面,公司能够实现自主研发产品的孵化和实施,充分发挥阳光诺和的研发优势和朗研生命的生产销售优势,促进阳光诺和研发品种落地以及朗研生命产能释放,形成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另一方面,公司将增加医药工业板块业务,实现“CRO+医药工业”的产业布局。未来,医药工业板块将成为公司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促进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利虔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研发+医药工业”的产业布局主要是实现了“服务+产品”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未来希望开发有IP的产品,这意味着我们每年将能获得持续的利润。我们涉足的产品类型和数量较多,希望在细分领域中找到销售潜力最大的产品,并与相关企业合作,甚至将产品交由他们进行销售。阳光诺和的角色就不再局限于在化学、制造和控制(CMC)端提供服务。”
为何阳光诺和积极求变?仿制药研发服务是公司的传统业务,但近年来,在医药重点政策变化的背景下,仿制药竞争白热化。CRO(合同研发组织)公司最大的不安全感在于,每年新增的订单数量似乎就决定了公司明年的业绩,这种模式意味着公司往往处于乙方的位置。缺乏确定性的持续现金流是CRO公司的最大痛点。
利虔表示,此次收购朗研最大的意义在于加速阳光诺和向创新药领域的转型。这种转型并非零散的、随机的项目尝试,而是要围绕多肽药物研发核心平台进行系统化、持续性的衍生开发。这意味着,阳光诺和每年可能会有多个基于该平台的新产品或新项目出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前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
利虔透露,纳入朗研将为阳光诺和带来持续的经营性现金和利润,缓解收入的不确定性。在阵痛期过后,当阳光诺和的产品形成梯队,无论是通过授权合作还是与其他企业进行利润分成等多种模式,都将形成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公司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早期研发中,为开发世界级药物奠定基础。
开创药物研发新范式
目前,阳光诺和已构建了“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三位一体的业务生态,致力于打造药物创新研发综合体。公司依托国际化的技术团队和智能化的研发体系,为全球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从药物发现到产业化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朗研生命为阳光诺和控股股东利虔控制的关联企业,主要从事心血管、抗感染等领域高端化学药品制剂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恩替卡韦片等,其中多款产品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并入选国家集采。
朗研生命总裁康彦龙展望了朗研加入阳光诺和后的创新范式。阳光诺和将作为“创新研发综合体”来整合创新资源(创新发现、CMC、检测、临床),朗研作为生产以及价值兑现平台可以与这一综合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具备类似于MNC(医药跨国公司)的功能。
康彦龙认为,打造类MNC的功能,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机制方面,设立创新办公室,围绕产品价值以管线整合公司内外资源;二是在创新性方面,通过外部引进和自我创造,并设置专业高效的团队评估项目。
“保证创新源泉,并且在机制上解决统筹和效率问题,从而真正实现类MNC的功能。这种模式必将显现出勃勃生机。”康彦龙说。
作者:刘怡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