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男,1983年7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曾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员、审计助理经理,江苏证监局科员、副主任科员。2018年至今,就职于江苏同力日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历任董事长助理、董事会秘书。2020年4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
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员、审计助理经理;2008年11月至2011年4月,任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审计助理经理;2011年7月至2018年7月,任职于江苏证监局公司监管处、稽查二处;2018年7月至今,任同力日升董事长助理;2020年3月至今,任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4年4月至今,任安徽华人健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年8月至今,任同力日升董事会秘书。
华人健康(301408)
天工股份 920068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11005502532051
证券简称:天工股份
证券代码:920068
有限公司成立日期:2010 年 1 月 27 日
股份公司成立日期:2015 年 8 月 5 日
注册资本:586,600,015元
法定代表人:蒋荣军
办公地址及注册地址:江苏省句容市下蜀镇临港工业区 9 号
控股股东:江苏天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朱小坤、于玉梅、朱泽峰
主办券商: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挂牌日期:2015 年 12 月 3 日 :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C 制造业 3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管理型行业分类:C 制造业 3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4 有色金属合金制造3240 有色金属合金制造
二、 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情况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天工投资直接持有公司75.58%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朱小坤、于玉梅及朱泽峰通过天工投资持有公司75.58%的股份,朱小坤直接持有公司2.47%的股份。朱泽峰担任公司董事长,朱小坤担任公司董事,朱小坤与于玉梅为夫妻,朱泽峰为二人之子,三人共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发行人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一)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情况
1、控股股东情况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天工投资直接持有公司75.58%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天工投资基本情况如下:
2、实际控制人
天工投资为公司控股股东,朱小坤、于玉梅及朱泽峰通过天工投资间接持有公司75.58%的股份,朱小坤直接持有公司2.47%的股份。朱小坤担任公司董事,朱泽峰担任公司董事长,朱小坤与于玉梅为夫妻,朱泽峰为二人之子,三人共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朱小坤、于玉梅和朱泽峰基本情况如下:
朱小坤,男,1957年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1984年10月至2017年2月,就职于江苏天工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97年7月至今,就职于天工工具,历任董事长、总经理,现任董事长;2006年8月至今,就职于天工国际,任董事局主席;2010年1月至2022年11月,任公司董事长;2022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于玉梅,女,1961年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高中学历。1993年9月至2011年7月,就职于后巷小学,历任教师、副校长。2018年8月至今,任苏州源数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朱泽峰,男,1982年1月出生,加拿大国籍,2008年毕业于加拿大德恒学院,获得商业运营管理学高级文凭。2009年至2015年,就职于Top Tech Tool Manufacturing Inc,任营运经理;2016年1月至今,就职于天工国际,历任管理实习生、首席投资官、行政总裁、执行董事;2017年3月至今,就职于天工投资,任董事兼总经理;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就职于江苏伟建,任董事长。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任公司董事,2022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三、 发行人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将原材料海绵钛(或添加其他金属元素)通过配比、熔炼、锻造及各种精加工手段,制作成能最大程度发挥钛及钛合金材料组织性能的产品,以板材、管材、线材等形式广泛应用于化工、消费电子等领域。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坚持走科技创新的发展路线,秉持创新就是生产之本的理念,在技术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结构创新优化等方向持续输出研发活力,坚持走高端、多元的产品之道,始终保持自身在新兴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公司不断强化钛及钛合金研发与生产工艺革新,以高端的板材、管材及线材产品为开发方向,着眼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向钛及钛合金新材料高端产品市场稳步迈进。2023年,经江苏省工信厅、科技厅等部门认定,天工股份技术中心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与高校保持长期合作,不断推进钛及钛合金材料研发成果的转化落地,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成立的江苏省钛及钛合金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江苏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2024年,被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专利51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助力公司在高端产品制造与成本控制方面始终保持市场先进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更。
四、 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