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 陈 旭 杨茜萍
本报记者 江 岱
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坚持综合施策抓治理,聚合力量促共治,围绕打造“食”力同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品牌,构建“五大体系”,全力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建立起具有闽北特色的食品安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据了解,建阳区拥有超过4300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需求升级,网络订餐、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带来了潜在风险,食品安全监管正在面临严峻挑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透明度和参与感的要求日益增强,传统的“人盯人”监管模式难以覆盖数量庞大的经营主体。
对此,建阳区将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及为民实事重点项目,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监管部门事权清单,压实各方责任;在外卖平台、电商行业协会等新兴领域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党员骑手化身“移动哨兵”反馈问题线索;建立“直播带货食品备案库”,对本地食品电商加强监管;在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组建党建联盟,创建“党员诚信示范店”,党员“帮帮团”靠前服务重点项目,优化营商环境。
同时,建阳区还完善食品安全风险形势会商研判机制,组织多部门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分析研判,针对消费者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实施靶向整治,并推动建立监管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此外,建阳区以集中用餐单位食堂、农产品配送批发市场等为风险监测哨点,引入智慧监管平台,建立动态风险监测评级体系。该区还深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数字化协同建设,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精准定位,实施“综合查一次”,推广餐饮单位网络“云巡查”系统,提高检查效率。
建阳区运用新媒体聚焦网络食安热点,推出“聚焦民生市监在线”系列短视频,通过“直播检查+短视频科普”模式,直播网红餐饮后厨检查实况,直播的累计观看量已突破150万人次。建阳区还打造“食安课堂”IP,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分众化科普教育,并开发《蘑菇历险记》研学课程,制作《保健食品防骗指南》,开展各类培训,指导经营者解决食品经营难题。
建阳区将朱子饮食观融入食安宣传,在考亭书院开设“朱子家宴?食安课堂”,打造“潭阳好味道”品牌,对特色美食开展监督抽检并推广宣传。该区还对食品小作坊实施“一坊一策”改造,推动传统作坊取得生产许可,通过专家指导、政策对接等举措,助力食品企业发展。
为进一步创新“你点我检”机制,建阳区设立“食品安全联动站”,收集检测意向,完成消费者点选抽检500批次。该区还组建“银发督导团”“红领巾宣传队”等志愿队伍开展宣传活动,建立“食安观察团”开展观摩评议,首创区域“食品安全满意度指数”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政府质量工作考核。
经过两年实践,建阳区“食”力同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消费者满意度大幅提升,食品抽检合格率保持高位,培育众多示范单位,成功推动传统作坊转型升级。据了解,下一步,建阳区将持续深化“五大体系”构建,重点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修复”机制、“食安责任保险”试点、“食安协作区”建设相关工作,全力打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闽北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