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田 尧 记者谢 旺)近期,重庆市秀山县市场监管局以“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过期食品、劣质食品及普通食品违法宣传功能、保健食品虚假夸大宣传等突出问题为整治主线,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形成有力震慑。
该局执法人员对秀山县日鑫酒类销售店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经营包谷酒、高粱酒。这些酒经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检验为不合格,执法人员对不合格的包谷酒、高粱酒等予以扣押。
该局收到一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称其在“熊熊农特产”抖音店铺购买了酸豆角。他认为所购产品是添加了辣椒的酸豆角腌制食品,但配料表未标明含有辣椒。该局对该店铺所属秀山县熊熊电子商务经营部进行检查,发现该产品为代售农户产品,而产品上的标签是经营部自行印制的。
对于上述两案,该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重庆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等法规中的有关规定,对当事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
据了解,开展整治以来,该局累计检查经营主体200余家次,组织监督抽检190批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1起。除聚焦主线,该局还采取两项举措强化整治效果。一是形成“科所队联动+帮办督导”模式,由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抽调局机关业务骨干,成立八项整治帮办督导组,下沉一线帮办督导各市场监管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二是“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线上在秀山县人民政府网公开征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线索,线下在各乡镇集贸市场张贴《关于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提醒告诫书》海报,动员群众参与监督,推动形成社会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