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获得重大进展。中美发表联合声明,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结束关税战,将双方的关税降回到34%,其中24%在90天内暂免,90天后视情况看是否加税,该税率水平让中美之间的关税回归到可接受的范围,保障了中美贸易的稳定运行,也给世界经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为何中美能够在此时此刻达成协议?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合作双方难免会出现分歧和摩擦,关键要本着诚意、通过对话协商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美国要消除贸易逆差,中国同样也需要减少贸易顺差,因为贸易顺差的背后有两大含义:一方面贸易顺差意味着资源的流出,另一方面贸易顺差意味着美元等信用货币的流入。从长期看,美元等信用货币并不是中国储备财富的最佳载体,毕竟美元是信用货币,是一张债券,而中国需要的是资源和有价值的资产。也就是说,中国需要从美国购买商品,比如资源、芯片等。贸易是互惠的,不存在谁吃亏谁赢。假设美国减少其出口限制,比如芯片,相信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将迎刃而解。
其二,中国经济较强的韧性赋予中国谈判优势。纵观全球,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享受对等关税待遇,很多国家几乎是逆来顺受的态度,被美国单边征收关税。而中美谈判中,中国保持了对等关税比例,这说明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更有底气。这种底气是中国经济韧性赋予的。今年4月份,中国出口保持高增长,4月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增长9.3%。美国加征关税不但没有起到其预期效果,反而在美国国内引发了“物价上涨”的担忧,这些担忧分别在美国的股市和消费市场体现,股市体现为下跌,而消费市场则体现为消费者和商家囤货。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经济以完美数据回击了美国“对等关税”,也为中国在中美谈判中争取了主动。美国充分认识到,关税战再打下去,只会伤及其自身。
为何中美能达成一致?简单说,美国开始回归常识,而中国开始摆脱外向型经济的束缚,此消彼长,双方逐渐达成初步共识,中美贸易重回正常轨道。而在中美贸易回归常态之后,新的影响正在形成。
对中国经济而言,中美贸易正常化让中国经济重新获得外需和内需的双轮驱动。内需将为中国经济提供增量,外需将为中国经济守住存量,中国经济将迅速步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中国企业将获得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国经济的底色将更加灿烂。
当然,中国还面临90天的期限,笔者认为,正如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是越大越好,外贸的本质不是追求贸易顺差最大化,而是贸易进出口总额最大化,中国以进口增加来对冲贸易顺差,将是非常好的处理方式。所以,实际上中美之间存在贸易合作的基础,双方只需要花费一点时间来正视这些问题,相信能够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一致。
对世界经济而言,中美贸易正常化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是第一大经济体,两艘如此庞大的巨轮撞在一起,势必导致全球经济动荡,对稳定世界经济预期是不利的。所以,中美贸易摩擦受损的不只是中国或者美国,全世界都会波及。而此次中美贸易正常化,给全球经济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本轮全球经济繁荣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更多人将因为本轮贸易谈判而获益。
当然,中美谈判当前向好,但依然不应该盲目乐观。这个世界,产生分歧和摩擦很容易,解决分歧和摩擦很难,需要各方相向而行,逐渐消除分歧和摩擦的内因。打个比方,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其实并非在中国,美国自身制造业空心化、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并非中国造成,而美国要解决对华贸易分歧,首先要正视这些内因,而不是一味地将“黑锅”扣到中国头上。中国也要正视自身的内因,比如无论外需如何,中国依然缺乏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因为世界是买方市场,提振内需不仅是为了发展经济,还能在客观上提升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所以,贸易谈判进步了一小步,但却是中美经济共同繁荣的一大步。相信中美经济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系知名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