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周建萍)本月起,漫步西宁街头,您将看到一系列崭新变化。
今年以来,西宁市立足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以道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接待点、住宿设施、重点商街、娱乐设施、文保单位、公共文化设施等13类旅游场景为载体,系统梳理各场景功能性标识标牌建设需求,参照相关国标、规范及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从材质、色彩、纹样等方面对各场景标识标牌开展标准化、体系化设计,并围绕城市定位,深入挖掘本土特色元素,以河湟文化为本底,以城市文化为特色,构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简约性的文旅视觉体系,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助力全域全季旅游。
西宁市还将“河湟民居夯土墙肌理”“古丝绸之路”意向线条等文化形态作为系统视觉基底框架造型,突出历史底蕴。将非遗掐丝技艺与色彩体系融合,结合“生态高地、中国夏都、雪豹之都、丁香之城、古城西宁 ”5个城市定位,形成独特的纹样元素,既可以作为城市文化特色融入标牌体系,也可单独作为视觉标识灵活展示运用。
此外,西宁在重要旅游场景标牌中,打造中、英、日、韩四国语言标牌系统,更好助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对涉旅各单位建设标识标牌提供了指导和参考样本,通过逐步更新,实现西宁市涉旅标识标牌建设标准化、体系化,以更好展示城市文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