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降价30%到80%,特朗普砍向美国处方药价格 业内人士:影响深度和路径均不确定
创始人
2025-05-13 00:07:42
0

每经记者|陈星  林姿辰  许立波  甄素静    每经编辑|杨夏    

据媒体报道,美国时间5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宣布计划签署一项行政命令,旨在降低美国的处方药价格。特朗普称该政策预计能使药价下降30%至80%,并使美国药品价格与全球最低价国家相同。

该计划一经宣布就直接影响到了国内外头部药企的股价表现。5月12日早盘,A股及港股创新药板块股价下跌,百济神州(688235.SH)“A+H+美股”三股齐跌,百利天恒(688506.SH)、泽璟制药(688266.SH)、基石药业(02616.HK)、亚盛医药(06855.HK)、来凯医药(02105.HK)等创新药企业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喊出了降价30%到80%的目标,特朗普并未在其发言中明确达成该目标的具体路径,缺乏相应细节。

美国市场作为中国创新药企业出海的“估值锚”,特朗普这一表态无疑对“敏感”的二级市场造成了冲击。但在情绪之下,相关企业和从业者仍然保持较为理性的看法。青侨阳光基金经理林伟指出,特朗普行政命令对生物科技板块的真正影响还需持续观察,“除了不确定性在确定地增高之外,具体影响深度和路径都很不确定”。

还有国内创新药行业人士表示,高药价是美国商保利益链条下的产物,美国政府缺少降低药价的政策工具,难以通过商保促使药品降价。

据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美国时间5月12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他将签署行政令,以“最惠国”(MOST FAVORED NATION'S POLICY)政策强制锚定全球最低药价,他宣称美国处方药价格将很快下降30%~80%。原本“最惠国”政策是通过将某些药品的医疗保险支付与加拿大、德国或英国等经济水平相当的其他高收入国家支付的最低价格挂钩,降低美国处方药成本。但在此次发言中,他选择参考价格是全球最低,而非之前所讨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最低价格,据业内人士分析,两者价格相差巨大。特朗普还强调,这一措施预计为美国节省数万亿美元的医疗开支。

特朗普对药价“节流”的计划并非临时起意。2020年,他就签署过所谓“最惠国”行政令以试图降低药价,但最终在联邦法院被否决。但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后,今年4月15日,白宫官网发布的《特朗普总统宣布将采取降低处方药价格的措施》一文显示,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进一步降低处方药价格。而此次提及的“最惠国政策”显然是他前序动作的延续。

特朗普为何对美国药价“下手”,或许要从美国的高额医疗支出谈起。据美国国家卫生健康费用(National Health Expenditure,即NHE)数据,2022年美国医疗总费用4.46万亿美元,占GDP比例高达17.3%。其中,政府是最大的单一出资方。

在该医疗总费用中,处方药品支出占比13%。其中,医疗保险处方药计划(Medicare Part D)的药品总开支为2157亿美元,占全美药品开支的35.8%,补充性医疗保险(Medicare Part B)的药品花费为404亿美元,占全美药品开支的6.7%;Medicaid该年的药品开支为860亿美元,占全美药品花费的14.3%。也就是说,Medicare和Medicaid两项主要联邦保障占全美药品开支的比例约57%,而商业保险和个人自费占比为43%。由此可见,药品花费方面,政府是最大的买单方。

具体到药品价格上——据兰德公司报告,美国品牌处方药的价格平均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其他主要发达西方国家的2.56倍。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保研究院院长助理、价采室主任蒋昌松此前在《美国药价居高不下背后的“博弈”》一文中提到,典型药品美国售价远高于中国售价,如PD-1抗癌药纳武利尤单抗,美国的年治疗费用约116万元,是我国的10倍;再如治疗罕见病的诺西那生钠,美国的价格87.5万元/支,是我国的26倍。

美国处方药的高定价从何而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2018年发布的《American Patients First(美国病人优先)》报告中阐述了美国药品的定价体系,在整个价值链中,药企、流通商、药店、PBM(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医药福利管理组织)、支付方多个主体的利益相互关联深度绑定,通过保险合同、PBM协议、返利等多种机制设计,共同推动了美国处方药高昂的定价水平。

以PBM这一环节为例,根据美国药剂师协会的说法,“PBM主要负责的是处方集的开发和维护,与药房签约、与药厂议定折扣和回扣,以及为处方药的理赔作处理和支付”。由于美国政府不得直接与药企进行议价,即使是Medicare(面向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美国联邦医疗保险计划)也需通过PBM与药企议价。而商业保险机构则依赖PBM长期以来在药品定价、处方清单管理和索赔处理领域积累的专业经验,因此更倾向于将该类业务外包给PBM。从市场格局来看,美国三家最大的PBM合计占总市场规模的75%。此外,PBM有权决定药品能否进入处方,以及在处方集中的使用顺位。有观点认为,PBM的定价和折扣分配的不透明性以及高度集中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推高了美国药品价格。

近年来,美国处方药的价格还在不断上涨。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数据显示,2022至2023年,美国市场处方药价格上涨15%,平均单价达590美元。5月12日,一位国内创新药行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美国高药价的背后推手是商业保险及其产业链,包括美国严格控制医疗资源供给,商业保险、医疗机构、药企共同推高利润,但从去年爆发的路易吉案(美国联合健康集团旗下联合健康保险公司CEO汤普森被枪杀案件)看,这种体系已经引发美国居民不满。

在前述发言中,特朗普并未提到实现降低处方药价格的实施路径和细节,也就是说,该表态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使要落地,由于美国药品价格牵涉到的众多利益集合体,其实施难度和实际效果可能都难以预测。

首先,从路径上看,如前文所言,美国联邦政府在法律上并无对药价的议价能力。直到2022年8月,美国前总统拜登签署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通过该法案,拜登赋予美国医保局CMS(联邦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对部分药价的干预能力,可以实行药价谈判,但CMS仅负责美国三大保险渠道的Medicare和Medicaid(针对低收入家庭的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对于占比43%的商业保险和个人自费,CMS暂时没有议价能力。

其次,美国药物市场存在诸多药物价格概念。眼下,美国联邦政府能够干预的是药品标签价(WAC),不是企业报表端的净价。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研究员陶立波曾撰文指出,以2024年8月15日,CMS公布的首批药品谈判结果为例,从谈判价格来看,大部分品种的降价幅度都超过50%,平均降价达到63%。虽然明面上药品价格有了显著的下降,但由于美国医药市场中的标价和净价本来就存在很大区别,因此谈判价格的实际净价平均仅下降约20%。

其中的巨大差异,正是因为前文中提到的药厂在流通环节中(如PBM)给到的折扣返点。因此,药价改革影响最大的是流通环节——CMS通过谈判让药品价格有了显著降低并公之于众,流通环节的价格空间就被大幅缩减。对于药厂而言,实际影响有限。

有机构分析称,以标价作为药物规模口径,美国的药品高达9100亿美元,但净支出口径是6500亿美元左右,药企报表的药物规模是4300亿美元。从9100亿美元到4300亿美元,有着高达50%以上的药价缓冲区,从9100亿美元到6500亿美元也有着接近30%的缓冲区。

以上述第一批谈判实际表面价格降幅为例,阿哌沙班、西格列汀等都降价超过50%。但是百时美施贵宝(BMS)在谈判后立马给出阿哌沙班在降价之后(2026年)的销售指引,美国市场的销售额会在85亿美元至105亿美元,中值为95亿美元,相比于阿哌沙班美国市场2024年的销售额并无明显下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这种大幅度的价格下调可能会对制药公司的研发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未来新药研发的资金减少。此外,这一政策可能会引发国际市场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对于依赖美国市场盈利来补贴其他地区低价销售策略的跨国制药公司来说。

他提到,对于全球制药巨头而言,这项政策将直接影响其在美国市场的收入和利润,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定价策略以及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利润分配方式。此外,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药品市场之一,利润的减少可能迫使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价格或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医药市场。从企业数量看,截至2023年底,11家在美注册的企业进入全球药企市值TOP20;从营收看,2023年日本武田52%的收入、丹麦诺和诺德59%的收入、英国葛兰素史克52%的收入均来自美国。

中国企业方面,虽然目前在美国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不多,但百济神州的明星产品百悦泽今年一季度在美国的销售额就达到40.41亿元,占公司收入比重达到50.2%,或也正因如此,5月12日百济神州A股和H股的股价跌幅居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创新药企业在股价上率先有所反应,但业界和学界仍保持相对理性的观察态度。

“如果特朗普真有意推行(药品降价的行政令),开始过‘紧日子’,那么不仅美国生物科技行业的整体景气度会受影响,包括BD(商务拓展)及CRO(合同研发组织)等,都可能受到牵连。”青侨阳光基金经理林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尚未看到明确的改革举措出台,而特朗普本人是否具备推动深度改革的意愿也存疑。

医药魔方董事长周立运则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行政命令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但具体效果尚不明朗,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实施方式。但如果这一政策得以实施,美国的药品市场规模会下降,创新药的全球市场潜力也会随之下降,管线估值模型需要重构。对致力于开拓美国市场的国内创新药企业而言,可能会造成不小打击。

还有企业认为,如果该政策逐步落地,对于中国CRO和创新药企业而言可能带来中长期利好。这一观点是基于美国创新药研发的高成本和中国研发的高效率。君实生物、和黄药业、诺诚健华、通化东宝等企业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前述言论尚不明确,实际影响仍有待观察。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50328293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夜市摊上伸手敛烟,是烟瘾大还是...   近日,郑州市经开区八大街地铁口附近有个别摊贩向其他摊贩收取香烟“打点城管关系”,引发关注。11日...
爱心接力在继续,企业为SMA女...   王佳潼 马小杰 青州报道  “终于不用再担心咳痰机坏了!”近日,青州市王坟镇苏峪寺村的刘燕拿着青...
北京 23.1万户企业被纳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日发布消息称,2025年北京深入推进“无事不扰”清...
“双条例”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孟若冰)日前,由市文明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西青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天津...
深入开展“百景智能”行动   李殷婷 济南报道     在《推进方案》和《政策措施》中,多处涉及大模型、语料库以及特色优势产业...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 证券代码:601179 证券简称:中国西电 公告编号:2025-021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
海富通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净值... 海富通中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海富通中证港股通科技ETF,代码513860...
东吴科技创新混合C净值上涨3.... 东吴科技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东吴科技创新混合C,代码020967)公布5月12日最新净值,...
丽山健康赋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 砥砺前行开启医养健康产业新篇  丽山健康成立于2017年1月,作为济南历下控股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自...
港科技50净值上涨3.21% 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港科技50,代码513150)公布5月12...
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 证券代码:301097 证券简称:天益医疗 公告编号:2025-036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前海开源中航军工A净值上涨4.... 前海开源中航军工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前海开源中航军工A,代码164402)公布5月12日最新净...
泰信医疗服务混合发起式A净值下... 泰信医疗服务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泰信医疗服务混合发起式A,代码013072)公布5月12...
鹏华创新升级混合A净值下跌3.... 鹏华创新升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鹏华创新升级混合A,代码012093)公布5月12日最新净值,...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 股票代码:000538 股票简称:云南白药 公告编号:2025-18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
中欧成长先锋混合A净值上涨3.... 中欧成长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欧成长先锋混合A,代码016485)公布5月12日最新净值,...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净值...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代码018125)公布5...
798老牌艺术区能否“长红”? 798成为文旅潮流街区,图片为夜市(资料图)。  本报记者 朱松梅  去年,合并后的798·751园...
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 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代码56...
陕西黑猫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 证券代码:601015 证券简称:陕西黑猫 公告编号:2025-024陕西黑猫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