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新闻网
【纵览快评|#创可贴粽子要追责还要追异物来源#】#创可贴粽子追查不能变成责任踢皮球#吃粽子吃出带血创可贴,把食品安全放哪了?“孩子说嘴里有东西”,竟是带血创可贴?近日,苏女士发视频投诉称自己给孩子喂粽子时,竟在里面发现了带血的创可贴。根据视频,涉事产品为来伊份蜜枣粽。随后,来伊份发布声明称正在调查,并下架涉事批次产品承诺担责,但此举并未平息大众怒火。#吃粽子吃出带血创可贴事件最新进展# 来伊份在声明中强调,粽子在加工过程中对创可贴管理有严格规定,甚至提及“专人专岗”“金属探测识别”“统一回收”等细节。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脸。带血的创可贴在如此“严格”的管理下,不仅混入了流水线,还通过了层层检验,流入市场,最终进到了消费者的嘴里。到底是工人违规操作,还是质检形同虚设?此外,根据投诉视频,涉事产品外包装显示该产品受委托单位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不禁让人担忧:事件后续是否会演变成品牌方与代工厂之间的“责任踢皮球””?以上种种都亟待翔实的调查说明和责任归属。来伊份的回应虽提及“全额承担医疗费用”“退一赔一”等补偿措施,但公众更关注的是异物来源的真相。企业表示“尚未拿到实物”,这一细节暴露出其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响应机制的滞后性。值得注意的是,涉事产品为预包装粽子,生产链涉及原料、加工、包装等多环节,企业必须公开全流程排查结果,而非将问题归结于“个别员工操作失误”。食品安全不能总靠消费者“以身试毒”。此次事件若非家长细心,带血创可贴可能已被孩子吞下。来伊份承诺承担医疗费用固然必要,但比起事后补偿,事前预防才是关键。若真重视品牌声誉,就应公开涉事批次的全链条质检记录,彻查代工厂管理,而非仅用“下架”“补偿”平息公众舆论。食品安全无小事,唯有将责任真正压实在生产链的每一环,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上演。@纵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