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报
夏天来了,西瓜又成为小朋友们的主打果品。但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西瓜那么甜,为什么不用它来制糖?
甘蔗和甜菜能成为制糖界的“扛把子”,难道西瓜就真的“技不如人”?
答案或许会让你感叹,植物界的竞争,可比职场还要“卷”!
一亩甘蔗可产糖1000~1600斤,甘蔗还能在热带地区全年生长,单位糖分积累速度是温带作物的几倍。这种“高产高甜”的特性,让它稳坐制糖界的“铁王座”。
不过,甘蔗虽强,却有个致命弱点——怕冷。后来,科学家发现甜菜的根部含糖量高达17%,一场“甜菜革命”就此爆发。甜菜耐寒、适应性强,如今,全球约20%的糖来自甜菜。
甜菜不仅能适应高纬度气候,还能通过育种不断提升含糖量。现代甜菜品种的含糖率已突破20%,几乎追平了甘蔗。更关键的是,甜菜制糖的产业链高度集约化——从机械化种植到自动化加工,成本能够降到很低。
相比之下,西瓜若想制糖,光是去籽、榨汁的工序就能让成本翻倍。
虽然西瓜的糖度可达10%~12%,但含水量高达90%以上。算下来,一吨西瓜仅能提取约100公斤糖,而一吨甘蔗可榨取200公斤糖。更“扎心”的是,西瓜亩产约3吨,而甘蔗亩产可达8~10吨,同样的土地,甘蔗的产糖量是西瓜的好几倍。
成本之外,西瓜的“娇气”也是硬伤。它怕旱、怕涝、易腐烂,运输损耗率高,而甘蔗和甜菜却能长期储存。所以,制糖业早已被甘蔗和甜菜垄断,西瓜连“入场券”都拿不到。
西瓜的落选,并非因为它不够甜,而是筛选机制十分严苛。只有兼具高产、低成本、易加工的“全能选手”,才能登上制糖业的舞台。
看到这里,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庆幸,如果真用西瓜制糖,我们恐怕连夏天这口清凉都保不住了!
本版文字: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