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郑春燕当护士刚好20年。2005年,她从海南医学院(现海南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毕业后,进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期间,相继在急诊、普外、泌尿外科当护士。7年前,开始从事肾移植护理工作,现为该院肾移植病区主管护师。
从初入职场的青涩到如今的从容,郑春燕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她介绍,初到肾移植病区时,内心满是忐忑。面对术后患者复杂的管路、精密的监测仪器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排斥反应,让她既紧张又充满敬畏,“第一次独立护理肾移植术后患者,我紧张地看着尿量监测仪的数值变化,生怕错过任何异常,在带教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才逐渐镇定下来。此后,开始系统学习移植护理要点。”郑春燕表示,护理团队协作是肾移植病区的工作常态,同事们自发形成互助机制,遇到紧急情况配合默契。有一次夜班,一位患者突发急性排斥反应,血压骤降。值班护士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群里发出支援信息。短短几分钟,备班同事迅速赶到,有人负责建立静脉通路,有人联系医生,有人安抚家属,高效配合让患者转危为安,“在日常工作中,科室还会定期安排教学,大家也会定期分享护理经验,不仅让我积累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培养了敏锐的临床判断力。”
“护理工作是守护生命的崇高使命,在移植病区更是如此。”郑春燕坚定地说,她们每天要密切监测患者尿量、肾功能指标、生命体征,严格执行免疫抑制剂定时定量给药;护理导尿管、肾周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同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此外,患者心理状态也是护理重点,“许多患者长期受肾病折磨,对移植手术既充满期待又恐惧。我们通过耐心倾听、分享康复案例,帮助他们缓解焦虑,重拾信心。”
今年以来,海医二院肾移植科已完成40多例移植手术。在郑春燕的护理生涯中,一位6岁的小患者始终是最柔软的牵挂。孩子因先天性肾病接受肾移植,小小的身躯每次都勇敢配合治疗。为了缓解他的恐惧,郑春燕和同事们自发轮流为孩子折纸、讲故事。当孩子康复出院时,用稚嫩的声音说“谢谢护士姐姐”,那一刻的温暖,成为郑春燕心底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她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