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为特种机器人装上“智能大脑”
创始人
2025-05-11 12:31:49
0

转自:河北新闻网

为特种机器人装上“智能大脑”

——记“燕赵楷模”、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机器人研发工程师孙宁

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崔丹丹

在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车间,一排排样式各异的特种机器人正待巡检。“它们最重的达220kg,最轻的仅15kg,各个身怀绝技,可以在危险极端环境中完全代替人工作业。”机器人研发部经理、工程师孙宁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发展,特种机器人正成为人类探索未知、保障安全的重要伙伴。

今年38岁的孙宁,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等称号。从年少立志到行业领军,孙宁用“奇思妙想”突破技术瓶颈,以匠心打磨产品,为特种机器人装上“智能大脑”,在危险场景中守护生命安全,开辟了中国特种机器人产业新天地。

少年梦想:从“菜鸟”到“快手”

1987年孙宁出生于迁安市,父辈们多是在煤矿或钢厂上班。同学的父亲因生产意外事故失去了手臂,平时活泼开朗的同学从此变得郁郁寡欢。这件事对孙宁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他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一个机器人工程师,让人们远离危险的工作环境,让更多家庭不再失去往日的欢笑。

怀着年少时的梦想,2015年,孙宁加入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从入职开始,孙宁近乎痴狂地展开学习和研究工作,始终冲在机器人研发项目的第一线,一年写满30个笔记本,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上千个工艺细节,这些“土办法”后来成为公司的技术标准手册。凭借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这位从自动化专业走出的青年工程师,从初入职场时对国外技术的“亦步亦趋”,到带领团队突破90余项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70余款特种机器人产品及多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孙宁用15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菜鸟”到行业“快手”的蜕变。

临危受命:3个月造出中国首台防爆消防机器人

2015年,孙宁临危受命,要在3个月内研发出消防机器人。面对“零经验、零参照”的绝境,他带领团队在3个月内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查阅200篇论文,试验17种方案,用有限元计算优化结构强度,在办公过道用泡沫垫打盹,以冷水洗脸和五分钟早餐重启凌晨的奋战。

最终,中国首款防爆消防机器人诞生——重量仅为国外同类产品一半,体积缩小三分之二,获中国科学院“国际先进水平”认证。此后两年,团队迭代11款单品,形成全球最全消防机器人矩阵,产品出口沙特、韩国等10国,在故宫消防演练中被誉为“新时代紫禁卫士”。

消防机器人参与灭火实战千余次,被消防员们亲切地称为“好战友”“好帮手”。2017年6月,在一封来自徐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我们还可以放心地告诉家人,我们有了生命守护神,家人再也不用担心了,感谢你们研制出这么好的机器人!”

技术突围:全球首款小微防爆巡检机器人诞生

孙宁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2015年,国内防爆巡检机器人市场被国外巨头垄断,产品动辄重达500kg,续航仅4小时,巡检效率低下。孙宁带领团队立下“军令状”:打造一款“轻量化、长续航、智能化”的国产机器人。

面对公司内部“技术差距不可逾越”的质疑,他带领团队昼夜鏖战,从核心部件本安云台的自主研发入手,将执行元件减重75%,最终研发出仅220kg的全球首款小微防爆巡检机器人。这一突破不仅让成本降低40%,更使巡检效率提升300%,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孙宁及其团队挺身而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他带领团队48小时研制出防疫消毒机器人驰援武汉,喷洒效率是人力的20倍,为抗疫筑起科技防线。其团队更以“技术不设限”理念,孵化出煤矿鸿蒙系统、船用智能水炮等“黑科技”,产品累计守护上千高危场景。

匠心传承:锻造智能装备领域“创新铁军”

在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的研发大楼,孙宁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到最晚。他坚持每天与团队复盘技术难题,用“鸡蛋里挑骨头”的严苛要求打磨产品。某次防爆机器人测试中,因齿轮间隙误差0.02毫米导致传动卡顿,他带领团队连续调试72小时,最终将精度提升至0.005毫米。

作为全国劳模,孙宁将“孤灯精神”注入团队血脉。他创立“孙宁劳模创新工作室”,推行“三事法则”,他手把手传授技术,培养新人,在团队攻克难题时,他带头钻进车间调试设备。如今,工作室在省内、国内特种机器人研发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研发专项,取得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创新成果多次被认定“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公司稳居“中国智能特种机器人产业第一梯队”,锻造出智能装备领域的“创新铁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白发守初心:从一线工人到行业先... 转自:沈阳晚报  在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卷烟厂,提起辛强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
市场呼唤安全文明“露营热” ●刘莉 立夏已过,草木葱茏。露营再次成为人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热门选择。不过,当这项户外活动...
韩媒:七名候选人角逐韩国总统宝...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韩联社11日报道,为选定第21届总统选举候选人,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面向全体党...
中国舞蹈界知名专家组团来辽“深...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盖云飞)5月7日至16日,中国舞协、辽宁省舞协“深...
业务规模破500亿美元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岳付玉)记者从外汇局天津市分局获悉,自2020年10月优质企业贸易外...
协力补好现代设施农业短板 ●张宇伯 王丹 眼下,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忙于春耕,众多现代设施农业基地洋溢着一片“春收”景象。...
【光明论坛】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 转自: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近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
仰望“天花板” 走好脚下路 转自:天津日报  火爆的春节档过后,电影市场略显疲态,清明档与五一档票房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什么原因...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 第33号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动物防疫条...
“老把式”的节水“秘籍”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贝 张美玲 通讯员 于三 五月初,正值北疆棉田灌溉的关键期。当...
坚守“人民城市”理念 筑牢内涝... 转自:沈阳日报  编者按  2025年是沈阳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城建城管系统深化改...
以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杨逸隆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激发自主创新活力与产业升级动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
沈阳工业大学举行“青春歌会”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杨博)5月7日,沈阳工业大学在校内礼堂举办了“青春...
花果茶香连山海 滇沙合作绘新景 转自:云南日报2025年,是中国和沙特建交35周年,也是首个“中沙文化年”。历史长河中,海上丝绸之路...
山东26项改革措施促进青年就业...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济南5月11日电(记者冯帆、宋喜群)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关系千家万户。近日,山...
人和社区群众大舞台献礼母亲节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李莉)为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感恩母...
海岱毓秀,文脉长青   记者 秦娟 彭茜 曹竹青 济南报道            海岱毓秀,文脉长青!2025年5月9日...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发力创新“第... 本报讯 (钱钰玲) 去年9月,教育部和我省签署协议,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
秦淮区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5月9日,秦淮区举办“跨境新生态 金融强引擎”外贸企业跨境赋能护航行动专项活动,来自16家金融机构、...
涉企检查要不缺位不越位 ●张双双 制定执法清单、建立企业“白名单”、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近来,多地不断规范涉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