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贝 张美玲 通讯员 于三
五月初,正值北疆棉田灌溉的关键期。当六师芳草湖农场的职工还在担心滴灌水量小了会影响自家棉田出苗时,二连种植户牛连兵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大家都担心水浇少了影响棉花出苗,牛连兵有水却要少浇!”这几年,这位种了30年棉花的“老把式”,硬是顶着大伙儿的质疑声,将滴灌带流量从每小时3升降到0.7升。
事情还要从2021年说起。这年春播时节,二连地头“炸开了锅”:牛连兵领着工人拆下每小时3升流量的滴灌带,换上细了一圈的滴灌带,流量仅有每小时1.38升。围观的职工看了纷纷摇头:“这简直是‘瞎折腾’!”
芳草湖农场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水资源短缺,每年灌溉季节,农场的泵站昼夜轰鸣,连队种植户都要守着泵站排队浇地。“种过棉花的人都知道,水是棉花的‘命’,谁也不敢在用水上‘委屈’了棉田。早些年为抢水浇地,亲兄弟都能红脸。”芳草湖农场二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杨龙说。
而种棉大户牛连兵,却跟节水较上了劲。2021年初,他驱车前往七师一三○团棉花高产试验田“取经”——以小流量“浸润”的方式给棉田浇水,不仅节水,还能多挂一成的棉铃。
考察归来后,牛连兵不顾家人反对,在自家棉田里采用了小流量滴灌模式,别人半个月浇一次地,他10天就要浇一次,每亩单次用水量从30立方米锐减到15立方米以下。
转眼来到了棉花花铃期,牛连兵家的棉田中,一个个油绿饱满的棉桃挂满棉株,又大又多。秋收时,他家的籽棉平均亩产近500公斤,较上年提高了10%;再一算水费,800亩棉田全年节水近6.4万立方米,按照每立方米水费0.4元计算,节省水费超过2.5万元!
尝到甜头的牛连兵再接再厉,进一步降低棉田用水量,2024年将滴灌带流量降到每小时1.1升,平均每亩棉田年用水量约240立方米,当年籽棉的最高单产达580公斤。到了今年,牛连兵干脆试用滴头流量每小时0.7升的滴灌带,“目标是每亩棉田年用水量缩减到200立方米以内!”
与此同时,技术迭代也在同步推进,去年秋天,芳草湖农场在牛连兵家的地头召开农业节水现场会时,他已建成“磅前过滤+网式拦截+叠片过滤”三重过滤系统,解决了小流量滴头的堵塞难题。参加现场会的石河子大学教授惊叹:“0.7升流量的滴头配三重过滤,这是教科书外的技术创新!”
如今,这场技术创新正转化为制度创新。“今年,农场在深圳选定耐晒抗堵的小流量滴灌带进行推广,换装小流量滴灌带的种植户每亩可获得173元补贴。”芳草湖农场党委常委、副政委曹森林说,该模式推广后,农场还将引进小流量滴灌带企业在本地生产,让“节水账”从田间算到车间,最终变成绿水青山的“生态账”。
下一篇:业务规模破5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