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逐“绿”而行 “江南煤都”聚“氢”成“链”
创始人
2025-05-11 11:55:28
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贵州六盘水5月11日电 (记者 蒲文思)10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氢能示范应用暨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项目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在六枝特区举行。同时,全国首台商用氢能机车头试运行,填补了西南地区氢能铁路货运交通空白;100辆49吨级氢能重卡、4辆8.6米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同步正式投运,标志着六盘水市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生态体系正式成型。

在全球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氢能因其零排放、高效能、应用场景广泛等特性,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之一。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源年消费量将达5.28亿吨,是2020年的6倍。氢能将占全球能源使用量的12%以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氢能生产和消费国,已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并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全国首台商用氢能机车头试运行。黄蜀锦 摄

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贵州省六盘水市,近年来正加快由传统“煤焦化”向绿色氢能跃升,走出了一条以氢能为引擎、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

因煤而兴的六盘水,煤焦化产业成熟,煤焦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焦炉煤气富含氢气,含量50%以上。焦炉煤气制氢不仅技术成熟,成本较其他制氢方式更低,是当前最具优势的制氢方式之一,这为六盘水利用丰富煤炭资源切入氢能赛道提供了天然优势。

2019年,六盘水在贵州省率先出台《六盘水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加快煤电和新型煤化工“两翼延伸”,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成为省级重点布局的7个煤焦化项目之一。

2024年,贵州将六盘水纳入“贵阳—安顺—六盘水”氢能产业核心轴,赋予其打造全省氢能示范的重任。六盘水随即编制《六盘水市氢能产业发展方案(2024-2030年)》,以六枝特区为示范区域,推动“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并提供政策支撑。

目前,六盘水已建成焦化产能600万吨/年,在贵州率先实现“四个第一”:第一个制氢工厂、第一个加氢站、第一辆氢能公交车、第一辆运氢管束车投入运营。

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现场。孔盘龙 摄

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由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7.65米大型顶装焦炉技术,可实现年产380万吨冶金焦与4000万标方高纯氢的协同生产;项目集成焦炉煤气提纯、干熄焦余热发电、碳捕集封存(CCUS)等12项核心技术,构建起“煤炭清洁转化-氢能高效利用-固废资源化”循环经济模式;项目配套建设800万吨/年铁路专用线、12000方/日污水处理系统,形成“煤进焦出、氢源外送”的物流网络;在氢能应用端,规划建设智慧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氢能重卡运营平台,构建起“制氢-储运-加注-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该项目在实现冶金焦、高纯氢协同生产同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万吨,等同于种植270万棵成年树木。”与会嘉宾、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介绍,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利税25亿元,带动就业1500余人。“更重要的是,通过‘以氢促产’模式,推动六盘水从‘煤都’向‘氢城’转型,为西南地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依托美锦华宇项目,围绕“推动煤炭资源由燃料向原料,进而向材料转变”的思路,六盘水正加速构建以氢能为核心的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现有三强新能源、金兰盛锦等8家企业入驻,填补了该市焦油深加工、硝基复合肥等产业链空白。

当前,六盘水2台套氢燃料电池机车、4辆氢能公交车、100辆氢能重卡投放示范运营,氢能重卡、氢能公交、氢能机车头的投用将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形成规模化示范效应。后续,当地还将拓展智慧运营平台、商用维保中心、氢能整车装配制造产业,带动贵州省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今天的六盘水,正聚焦煤炭的富矿精开,书写着从‘黑色能源’向‘绿色动能’转型、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迈进的精彩篇章。”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巍表示,未来,六盘水将坚持资源向新型煤化工产业倾斜、力量向新型煤化工产业聚焦,与省内毕节、兴义,以及云南曲靖等煤化工产业集聚区加强协作,打造西南新型煤化工示范基地,构建千亿级产业集群。(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五眼桥休闲广场焕新开放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弘弢)近日,记者从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获悉,经过改造升级的南明河畔五眼...
营商环境看辽宁|从“严管”向“...   如何破解检查主体身份不明晰问题?检查频次高、重复检查怎样解决?日前,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
韩媒:19个经济体一季度增长排...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综合韩联社、《朝鲜日报》、《亚洲日报》等韩媒11日...
全省新签约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本报讯 记者冉光雯报道 近日,记者从省投资促进局获悉,2024年以来,全省投资促进系统认真贯彻落...
护士节对话丨汪雯靓、张寅:在病... 转自:上观新闻今天(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由此可见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
良种良技良机绘就“现代春耕图”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陶阳 “出发!”近日,在沈阳市法库县依牛堡子镇崔家屯村的缓坡地上,种粮大户...
提前储水!今天22时起,青岛这... 据青岛水务集团消息青岛这些区域将临时停水请提前储水↓↓↓延安三路(江西路-芝泉山加压站)西侧DN80...
人性之光照亮沉睡的紫山 转自:辽宁日报 洪树 《紫山》的故事始于上世纪90年代辽南山区的小峪沟村。孙惠芬将叙事置于城镇化加速...
文本深处的馈赠 转自:辽宁日报 《雪隐鹭鸶》 译林出版社 作家格非将《金瓶梅》置于16世...
发现极危物种亮叶月季 转自:贵州日报亮叶月季 (贵州省植物园供图) 本报讯(记者 王剑)近日,贵州省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吴洪娥...
经开区打造政务服务“经心办”品...   企业群众办事“进一门”、受理“找一窗”、办成“跑一次”、用好“一张网”,这是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
深入贯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曾书慧)5月1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深入黔西南州兴义...
百余专家聚昆助力三七产业高质量...   本报讯 记者余苏晏报道 5月11日,由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
优质服务让“牛”老板留下来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5月10日,在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白果村的育肥牛养殖基地,工...
各地春灌陆续展开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 记者胡海林报道 近日,随着太子河干流辽阳灌区鹅房渠首的闸门缓缓开启,修复后的...
完善“碳普惠”释放绿色动力 近期举办的消博会上,绿色消费成为一大焦点,展现了我国在推动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方面的积极行动。我国居民...
以组织力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晏惠轩 曾敏)今年1月,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收获“灯塔工厂”这个全球亮...
一瓶醋“酿”出亿元新产业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星 周阳 “你品过酱香酒,可曾尝过酱香醋?”5月4日,在毕...
振兴乡村产业要下融合功夫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不断提升乡村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成为近年来各界关注的热点。中共...
跨境金融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