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经济”盛宴背后,当心消费陷阱
创始人
2025-05-11 11:02:03
0

“颜值经济”盛宴背后,当心消费陷阱

省消委会:变美需以安全为前提,科学变美不踩坑

近年来,“颜值经济”的重要代表——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并逐步打破医美“年轻化”标签,男性医美市场也得到进一步挖掘。然而在利益驱使下,也出现了“容貌焦虑”式营销、虚假宣传等行业乱象,引起执法部门关注。省消委会提醒,颜值提升非人生唯一标准,过度追求外表可能陷入健康风险与财务陷阱,变美需以安全为前提,以科学为指南。

“颜值经济”新趋势

近年来,伴随社交媒体裂变式扩散与消费升级,美妆、医美等“颜值经济”呈爆发式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轻医美”受到越来越多爱美人士的关注,其功能划分也日益精细化。

5月10日,记者登录某生活消费类线上平台的医疗美容板块看到,抗皱除皱、美白嫩肤、瘦脸轮廓等15种不同类型的医学美容项目可供消费者挑选,每一个项目下又包含若干子服务,仅美白嫩肤项目就包含玻尿酸精华导入等16项子服务。

何为“轻医美”?业内人士说,轻医美一般指用无创或微创医学疗法满足消费者求美诉求,通常指非手术类医美手段。与手术整形相比,轻医美操作手段灵活、创伤小、恢复期短、风险低。与生活美容相比,医疗美容能深入下层皮肤组织,具有更明显的功效,因此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

市场也正在逐步打破医美“年轻化”标签,中老年群体面部年轻化项目也受到部分消费者青睐。“五一”假期,为缓解一直困扰自己的抬头纹,“70后”福州市民付女士尝试了注射类除皱项目,“正规机构的这类项目价格不便宜,虽然年纪慢慢变大,但对美的向往还是有的。”付女士说。

值得关注的是,男性医美市场也正在扩张。相关行业报告显示,2023年男性医美消费同比增长超25%。福州小伙林健朗(化名)就做过两次激光祛斑项目。他告诉记者,医美不仅仅是女性专属,现在有越来越多“90后”“00后”男性开始重视个人形象管理,并主动寻求专业的医美服务。

当心多种营销陷阱

“颜值经济”盛宴背后,却往往暗藏陷阱。“容貌焦虑”式营销、虚假宣传、资质造假等乱象侵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害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短视频时代,直播是医美机构营销的重要渠道。5月9日,记者进入多家医美机构和医疗器械门店的线上直播间,看到主播都是清一色的美女,皮肤光滑水嫩,打开美颜后一块雀斑都看不到,部分主播自称是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医美资深人士,并夸赞进入直播间的观众“美商高”。

然而,为了体现产品效果,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主播身边都放着之前没有使用过美容产品时的“原照片”,大多皮肤暗沉、面容憔悴、皱纹眼袋暴露无遗,与主播现在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低价营销”则成为线下医美机构的常见策略,比如推出7.9元激光脱毛、19元皮肤深层清洁等众多小额消费优惠活动,先吸引消费者进店体验,再借机推销其他产品与服务。

近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购买了一家医美机构20元的皮肤护理类服务,但旁边却标注着“原价”298元。记者到店体验时,服务一开始是面部皮肤检测,毛孔清洁不到位、黑头堆积、皮肤泛黄憔悴……店员不断指出记者面部皮肤问题,并称目前购买的服务,只能清洁皮肤表层。

随后,营销力度进一步加大。“因为你买的是20多元的服务,只有20元的效果”“如果你只做这个,根本清理不了你的油脂和黑头”“198元按照学生价给你”……多次劝说下,见记者不为所动,店员停止了营销。

此外,“轻医美”不代表就能“轻”风险。打完水光针,8个月后脸部仍过敏;大腿做了吸脂手术后,腿部凹凸不平……5月8日,记者登录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搜索关键词“医美”,跳出4183条投诉,其中虚假宣传、退款问题、假药劣药等为常见投诉原因。

警惕商家贩卖焦虑

针对医美领域近年来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已加强整治力度。2023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进一步加强医美行业监管。

2024年底,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消委会对祛痘类机构开展突击检查,针对进货台账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当场责令机构整改,并提醒商家不得在各种消费场景中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诱导消费者无节制消费。

不久前,省消委会接到消费者咨询,称购买的美容产品致使其脸部红肿。对此,省消委会表示,部分机构以“免费皮肤检测”“低价体验”为名,诱导消费者到店后推销高价套餐,部分不良机构甚至诱导消费者通过贷款支付费用,导致消费者“美容未成,负债先行”。

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与经济能力选择服务,拒绝“以贷养美”,避免因冲动消费透支身心与财务。同时,医美行业因涉及医疗行为,具有高风险性与专业壁垒,安全性直接关乎消费者生命健康,消费者消费时,要严查资质,关注渠道和标签,谨慎购买个人代购、朋友圈“手工定制”产品,谨防假货、临期品。

变美要有“度”。针对当前部分商家通过社交平台、直播带货等渠道,以“颜值逆袭”“颜值竞争力”等话术制造焦虑,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的倾向,省消委会表示,颜值提升非人生唯一标准,过度追求外表可能陷入健康风险与财务陷阱,变美需以安全为前提,以科学为指南,理性变美不踩坑。(记者 沐方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诚宇要发双倍红包了 刘诚宇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挑起球队重担 本版图片 记者 李铭珅 摄 昨...
“量子城市”应用场景落地普陀曹... 5月10日,作为上海“量子城市”时空智能创新建设的首批先导应用场景,“美好生活掌中宝”15分钟社区生...
初夏活力旋律激荡!在半马苏河,... 转自:上观新闻5月10日,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携手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在半马苏河公园举办华东师范大学202...
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官方主... 转自:防城港发布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
纠正对二战亚洲战场的“记忆不对... 转自:人民日报开栏的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付出巨...
以学促干,让“严实细”成为底色 青浦区始终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贯穿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
京津冀:产业协同“链”起来 转自:中工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文华 闫起磊 岳文婷“共绘一张图”,京津冀共同制定“六链五群”产业图谱...
八十二岁自述 刘希涛 四载军旅十载工, 六十余年勤笔耕。 悉心洞察诗中味, 百态千姿唱人生...
收到“取件码短信”却取不出快递...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短信告知包裹已到快递驿站,上面不仅有四位取货码,还留了联系电话……收到这...
邱明宏率队调研项目建设、环境卫... 转自:防城港发布5月9日,市长邱明宏率队调研项目建设、环境卫生及旅游秩序工作,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
注意防范!大风高温叠加,河南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象新闻”5月11日,记者从河南气象了解到,河南南阳、信阳等地大风蓝色预警持续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
院士之乡兴起研学热 这个春天等... “院士之乡兴起研学热,这个春天等你来约”。在这片充满智慧与荣耀的土地上,研学活动如同一股清泉,涌动着...
503名选手竞技诠释“上海故事... 参赛选手在推介展示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昨日,2025年上海城市推荐...
河南省委书记刘宁会见东方希望集... 人民财讯5月11日电,据河南发布消息,5月10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在郑州会见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
艺术家为何愿把作品捐赠给上海 ◆ 徐佳和 由画家、美术教育家周碧初家属捐赠的百余件作品组成的“色彩之诗——周碧初捐赠艺术展...
福清267宗低效用地拟再开发 福清市迎来重大举措,267 宗低效用地拟进行再开发。这些低效用地曾因各种原因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如今...
榕港共探数智时代新丝路 榕港共探数智时代新丝路,这是一场极具意义的探索之旅。福州作为重要的沿海城市,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
借帮老人操作手机之时偷转账 贪... 在日常生活中,却有这样令人不齿的行为。一位“后生仔”,竟在帮老人操作手机的掩护下,暗中动起了歪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