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视点
“不是医院结石科去不起,而是赣州的减速带更有性价比。”据上游新闻报道,近日,多位网友发视频称,赣州一处路段设置有密集且超长的减速带,因车辆行驶在上面时会长时间抖动,被网友戏称为“结石患者的福音”“国内最强减速带”。
之所以设置这么长的减速带,主要是为了保障安全。当地交警介绍,网友反映的牛轭岽路段长达1.1公里,是长坡连续急弯,共有6个弯道,由于车流量不大路况较好,车辆行驶速度较快,容易因车速快急转弯发生翻车的事故。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相关部门做了不少努力,公路部门在此设置了大量警告、减速、导向标志、震荡标线,修复了波形护栏和防护墩,交警方面在该路段密集设置限速等提示警示标语、放置事故残骸展台等,2018年又设置了固定测速设备。超长减速带则作为一个“终极大招”登场,希望彻底解决问题。
因为是保障安全,所以超长减速带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虽然体验感不好受,但舒适和安全摆在一起,我选择后者——安全至上!”类似的意见在网上并不少见。
不过,减速带是不是就万无一失,恐怕也要打一个问号。比如有网友就发现,该路段是省道,那么摩托车等其他车辆经过恐怕就会增加安全隐患。2024年4月,有网友向“问政赣州”平台反映,开车经过另一段估计100多米长的超长减速带时,车和人都抖得很厉害,雨天骑车更是打滑,影响行车安全。
可见,减速带本身也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现在超长、超密的减速带频频出现,引发了不少吐槽和对安全的担忧。
此前就有报道,广东海丰县的一条路面上出现长300米的减速带;长沙滨江路的一个弯道处,短短300米的路程铺了298条减速带。网上一些视频提到赣州多个地段都有长距离减速带,有网友把赣州戏称为“减速带之都”。
交通运输部曾表示,少部分地区由于道路交通管理主体多元、违法涉路施工活动等原因造成减速丘(俗称减速带)连续反复设置,给公众便捷舒适出行造成困扰,该部将进一步加大对地方指导力度,督促科学规范公路减速丘设置,消除设置不当带来的安全风险。
由此可见,减速带并非越多越好,也未见得是一个解决安全问题百试百灵的良药。减速带到底怎么设计,恐怕也需要更多的科学论证。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结果回溯,从车流量、车速、事故数量等综合指标来评估减速带的效果——如果减速带过密,导致道路速度骤降,甚至车辆绕道而行,那就是因噎废食,让道路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而另一个问题也不能忽视,即道路设计本身是否合理?如果道路本身存在问题,比如弯路过多,或是下坡过猛等,那么更加根本的方式,还是对道路进行改造,从而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当然,这种方式相比于减速带肯定成本更高,但真要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釜底抽薪才是更有效的办法。毕竟,不合理的减速带设计,也可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反而制造了新问题。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