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职工服务中心,“95后”工会干部吴凡帝,拍下一张握手的照片,“引爆”自己的朋友圈。
从当事双方剑拔弩张地走进调解室,到最终握手言和,一起由3名“95后”工会干部成功调解的劳动争议纠纷,引起不少同行关注。
“降温—说理—化解三步走,先喝咖啡再调解,3名年轻工会干部用自己独有的方式,真诚又巧妙地化解了劳动纠纷,既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引导企业依法经营,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碑林区总工会主席何文说。
主动请缨
3月31日,一条来自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派发的工单,引起碑林区总的高度关注。
该工单显示:王某于2024年10月至12月中旬在碑林区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入职时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了薪资待遇。同年12月中旬,王某由于个人原因离职,按照约定,房地产公司应支付其薪资共计4600元。然而,该公司却以“王某工作能力有限,业绩未达到要求”为由,仅支付给王某工资100元。
为此,王某和公司方发生多次争执,僵持不下。此后,王某便向碑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反映情况,同时通过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反映诉求。
了解情况后,碑林区总高度重视,吴凡帝、雷硕蕊、张博晨3名“95后”工会干部主动请缨。他们先与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得知王某的工作情况、业绩表现及薪资约定后,他们指导其整理客户接待记录、考勤证明等工作凭证,还调取用工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等,确认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我们发现双方都想尽快解决纠纷,但又不愿单独见面。”在多次电话沟通后,3名调解员找到了突破口,“不妨把他们邀请到碑林区职工服务中心‘做客’”。
先喝咖啡
4月8日,古城西安气温直逼30摄氏度。现场,都在气头上的双方“火很大”,调解难度不小。“只要双方能坐在一起,就有转机。”张博晨鼓励大家。
“姐,您别急,先坐下来喝杯咖啡。”雷硕蕊将王某带到一个精心布置的房间,递来一杯咖啡。“您家在西安吗……”吴凡帝与雷硕蕊便和王某拉起家常。
“沙总,公司最近销售业绩怎么样?天气挺热,来,先喝杯咖啡……”另一个房间,张博晨也和该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开启“闲聊模式”。
考虑到双方的对立情绪,3名调解员将他们先分开“降火”。雷硕蕊专门买的咖啡,让双方冷静了不少。调解员没有急着调解案件,而是通过“拉家常”缓解紧张氛围。
“房地产销售确实辛苦,劳动报酬是咱应得的,但也得注意沟通方式……”吴凡帝和雷硕蕊安抚王某。“沙总,做企业确实不容易,但‘工作能力’不能成为拒付工资的理由……”张博晨对沙某说。同时,工会法律援助律师也及时告知其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的违法成本,帮助其计算走法律程序可能面临的赔偿金额等。
最终,经过近1小时的耐心调解和释法析理,双方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
握手言和
“之前我们的沟通确实有问题,实在不该拖欠你的工资,我代表公司向你道歉。”沙某主动向王某伸出了手。
“沙总,我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您多包涵。”王某也伸出了手,双方握手言和。
双方态度缓和后,后续调解也变得极为顺利。最终,根据双方协商,工会法律援助律师现场起草了和解协议书。协议明确,企业当场为王某支付拖欠工资4500元,并自愿再支付500元作为补偿,双方劳动关系终止,互不追究其他责任。律师对协议内容进行了逐条解释确保双方充分理解,在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生效。
沙某当场转账支付王某的剩余工资。当天下午,王某前往碑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对该案件进行了撤诉。至此,这起僵持了3个月的劳动争议圆满解决。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调解劳动纠纷,很有成就感。”2024年刚进入工会系统工作的雷硕蕊难掩激动。
下一篇:数电发票按需开票落地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