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进秦安县王尹镇李磨村的白脆瓜种植基地,一片片整齐排列的大棚里生机盎然。鹅黄色的小花点缀在翠绿的瓜藤之间,一颗颗青涩的小瓜悄然挂满枝头,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节的到来。
作为秦安县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白脆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近年来,王尹镇立足南小河河谷沙壤地地理优势,抢抓“甘味”品牌建设机遇,以设施农业破题传统种植瓶颈,通过“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全链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白脆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我种植了3个大棚,占地面积约4亩,主要种植的是‘辛甜4号’。第一茬已经顺利上市,目前正处于第二茬的管理阶段。第二茬于4月初定植育苗,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授粉和打茬,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疏果处理,预计这批白脆瓜将在6月初上市。”在李磨村的装配式日光温室大棚内,种植户孙小军穿梭在大棚里,一边仔细地检查每一株瓜苗的生长状况,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为了确保瓜苗的健康生长,孙小军还在大棚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机。这种集灌溉与施肥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养分含量及作物生长状态,根据不同阶段作物的生长需求动态调整灌溉施肥方案,实现水肥的精准配比和自动化管理,既能减少资源浪费,又能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步骤。
“现在每个大棚内都配备了水肥一体机,每座大棚安装了3台。过去依靠人工进行灌溉作业,需要5个人忙碌一整天才能完成,而现在借助水肥一体机,同样的工作量只需半天即可轻松搞定。不得不说,科技的进步为咱们农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孙小军感慨道。
白脆瓜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为增加产业效益,王尹镇健全多元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三金五联”合作模式,吸纳158户脱贫户以土地入股,就地就近务工就业,建立保底收益+经营分红+务工补贴三重分配体系,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2024年,王尹镇棚均产值达5.8万元,带动务工群众日均增收120元,真正让“小甜瓜"成为富民"大产业”,打造了旱作农业区特色产业振兴样板。
站在田间地头,看着满眼绿意盎然的景象,种植户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看到这些小瓜一天天长大,心里特别踏实。”一位正在忙碌的瓜农说道,“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
秦安县王尹镇正以白脆瓜产业为抓手,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名片。相信在未来,这片土地上的白脆瓜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