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信创赛道颁奖仪式于榕城盛大举行。现场氛围热烈,众多行业精英汇聚一堂。颁奖台上,光芒闪耀,获奖者们面带自豪的笑容,他们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不懈的努力,在信创领域脱颖而出。这一仪式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整个信创行业的激励。榕城见证了这场科技盛宴,数字创新的力量在这里彰显。它将推动信创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信创领域在未来创造更多的辉煌。
信创为基 开拓数智浪潮下的新蓝海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信创赛道颁奖仪式在榕举行
活动为科技创新奖获奖代表颁奖。记者 池远 摄
4月29日,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信创赛道颁奖仪式暨“信创+AI”主题活动在福州软件园举行,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及厂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信创赛道年度总决赛成果揭晓,探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产业新路径,为国产数字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
群英荟萃
为信创产业注入强大活力
信创赛道是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的常设赛道,也是国内首个以“国产化数字生态”为主要方向的专业赛道。自2019年开赛以来,信创赛道累计吸引全国超千家单位、1万余名选手参赛,举办适配培训、技术峰会等系列活动近百场,孵化出数千项国产化创新成果。
本届信创赛道以“繁荣信创生态 建设数字中国”为主题,共吸引全国470家单位、3066名选手参赛,提交作品425份,作品覆盖能源、金融、医疗等关键领域。
最终,南航数智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的“自主可控飞行计划系统”、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与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参赛的“北京市政务协同办公平台‘京办’”、光线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国产算力环境的渲染引擎开发应用平台”,成功摘得一等奖。
由光大证券与顶点软件联合申报的“全链路信创低延时极速交易系统探索与实践”,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及实践成果荣获“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二等奖,是福建唯一获奖队伍。
“顶点软件与光大证券携手建设的HTS,是业内首个实现从硬件到软件全栈信创的极速交易系统,在满足信创要求、保障业务连续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极致的交易性能。”福建顶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交易产品部总经理郑清华介绍,当前,金融信创已步入全面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作为落地于福州软件园的金融信创先锋,顶点软件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加速实现更多国产替代,推动行业信创发展进程。
作为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信创赛道的承办地,鼓楼区同样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2021年以全国第二高分获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2023年在国家中期评估中位列综合基地第一名;2024年全区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66%;“12345”便民呼叫中心、“一线处置”“两会一员”机制等数字治理品牌走向全国……放眼鼓楼,处处都能感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信创赛道颁奖仪式现场。记者 池远 摄
汇聚经验
为交通行业转型增添助力
在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当前交通信创产业呈现蓬勃发展趋势。去年12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运输信创实验室和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信创赛道组委会联合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国产数据库典型应用案例征集活动。活动当天,《2024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国产数据库典型应用案例集》也正式发布。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林榕表示,自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众多行业企事业单位和国产数据库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涉及公路联网收费、港口物流服务、智慧机场安检等多个业务场景,从行业覆盖度和应用深度上都有质的突破。
经过对案例先进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最终收录了15个案例,展示了国产数据库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
双轮齐驱
信创+AII深入赋能千行百业
如今,信创产业的影响力早已超出科技范畴,深入到千行百业,成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本次活动增设“信创+AI”主题演讲环节,行业专家针对人工智能技术与信创生态的深度融合展开研讨。
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低空交通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主任王洋围绕《低空经济中的AI信创》在现场进行分享。他以浙江舟山智能网联低空测试基地为例,展现了AI信创在开展岛际物流、锚地配送、船上取样、文旅服务、工业巡检等多元场景应用。“测试基地通过部署低空软件平台和智算一体机、低空具身智能一体舱、低空智联网地面站等设备,为飞行测试提供完善的通信、导航、监视和气象一体化设施支撑,确保各类飞行活动的高效、安全进行。”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庄珑鹏带来了关于《AI+政务:DeepSeek大模型赋能政务应用创新》的演讲。“我们基于京东的数字人搭建了‘京小助’数字形象,一个类似‘社区马大姐’的智能服务形象。”庄珑鹏表示,该系统基于大模型技术,模拟真人沟通方式,为居民提供政务办事和生活服务的全方位指南,还能通过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方式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服务。
每日互动公共服务事业部CTO钟杨青针对《可控大模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AI应用正在重塑产业格局,渗透到互联网、教育、内容创作、新能源、汽车、医疗、工业等各个产业。AI不是要取代人,而是要赋能人,人机协同将是未来工作的新常态。(记者 叶欣童)
上一篇:永泰“五一”假期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下一篇:多彩罗源邀您畅游“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