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优先理应是技术创新第一原则
创始人
2025-05-10 10:25:57

转自:视点

据澎湃新闻报道,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该标准聚焦潜在逃生、救援风险,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 

近年来,电动式、隐藏式门把手成为众多新能源车型的标配,然而在相关事故中,其暴露的“车门锁死无法打开”等安全隐患屡次引发关注。此次对相关标准进行修订,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趋势,体现了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重视,也是推动汽车产业规范发展的重要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新标准的修订,聚焦潜在逃生、救援风险。比如其中明确要求,“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类似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监管要求,直击电动式、隐藏式门把手存在的安全漏洞。 

隐藏式车门把手快速流行,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减少空气阻力,同时提升车辆的整体美感和科技氛围。在车辆外观、功能设计上进行创新,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这类融合科技与美感的设计元素,反而可能成为逃生、救援的阻碍。 

比如,当车辆因碰撞发生断电时,电动式车门很可能因失去动力而无法正常开启,而那种隐藏式门把手,由于和车身融为一体,发生碰撞导致车身变形后,外部救援人员想要顺利拉开车门,往往会面临极大困难。此外,当下不同品牌、款型的车辆,门把手设计样式五花八门,对于不熟悉智能操作模式的老人和儿童而言,在紧急时刻,有可能因找不到车门开启位置而延误逃生时机。 

汽车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整车的安全等级。门把手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发生事故的危急时刻,耽搁几秒的逃生、救援时间,有可能就会危及到驾乘人员的生命。也因此,隐藏式、电动式门把手的弊端,有必要引起整个汽车行业的正视。 当然,对技术标准的修订,不是要否定车企对外观和科技感的追求,而是在创新和安全之间寻求平衡,让科技回归安全本位,回到安全优先高于一切技术创新的设计底线上来,绝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而制造新的安全隐患。

 对广大车企而言,在后续的产品研发与生产过程中,要更重视车辆的安全性能。如果坚持采取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也要有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或者保留应急机械按钮,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车门仍能正常开启。

需要强调的是,此次标准修订,虽然是围绕汽车门把手,但它所彰显的“安全优先高于一切”的技术设计理念,理应成为汽车行业普遍遵守的原则。在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让每一项创新,都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汽车工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带来真正的便利,而非制造新的潜在危险。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你知道吗,其实日式拉面仅有10... 100多年前拉面由横滨中华街传入日本,经过顺应日本人口味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变迁后成为了这个国家最接地...
葛从周:善打闪电战、以少胜多的... 他是残唐五代时期的第十条好汉,最出名的地方就是善打古代版的闪电战,面对桀燕刘仁恭的十万大军,虽然只有...
葛从周参与过哪些战役?都有着怎... 唐末崩乱,五代随即而来,跟随其后的便是无休的战乱,从军之人十死无生,百姓饥苦,再无唐之繁华与喧嚣。然...
湖口兵变一场“太子... 1964年1月,台湾装甲兵副司令赵志华在湖口基地,主持装甲第一师例行战备检查,谁也没有想到,赵志华在...
日本拉面的诞生背景是什么?揭秘... 日本拉面,起源于中国,在日本成为代表性的大众面食。日文为“ラーメン(拉面,ramen)”、“そば(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