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5月9日,北京市怀柔区在核心区域推出一宗宅地,北京建工以底价3.59亿元摘得。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一年来,北京全市新增土地供应超九成都集中在城六区和轨道交通节点区域,远郊四区占比仅约5%。
此次怀柔区时隔14个月再度供地,其供应动向及后续市场表现同样值得市场关注。该宗地块是目前北京土拍挂牌文件中首个明确提及提升得房率的地块,业内认为这折射出北京市“好房子”建设标准正在逐步向远郊地区延伸的实践动向。
时隔14个月重启供应
此次出让的地块为北京市怀柔区HR00-0103-6012地块,土地性质为R2二类居住用地,用地规模1.61公顷,地上建筑规模2.17万平方米,限高36米,容积率1.35,起始价3.59亿元。
地块体量适中较规整,四周边界清晰:东至前龙樾1地块,南至下园街,西至迎宾中路,北至兴怀大街。
在交通规划要求上,地块内北侧预留1条宽度不小于12米的街坊路,与地块东侧现状街坊路连接,同时对地块东侧现状街坊路进行加宽改造,宽度不小于12米。
据了解,这是北京市怀柔区域14个月来供应的唯一一宗宅地。
早在2021年,正值上一轮土地市场高热时期,当年政策要求全国22个热点城市要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且各城市每年发布宅地出让公告不超过三次,时间间隔和地块数量要相对均衡。
当时政策初衷是想通过提高开发商在短时间内筹集资金的难度,给土地市场降温。但在实际执行中,多数开发商则希望抓住仅有的供地窗口期快速拿地,在北京等核心城市,出现了房企追高抢地的盛况。
当时即便远郊地区的地块依然能吸引房企参与竞拍,当年5月8日,天恒+越秀联合体以45.7亿元底价摘得怀柔区刘各长村棚户区改造地块。
不过,自此之后,怀柔土地出让便几乎保持一年一宗的节奏。2022年2月16日,怀柔科学城以12.1亿元底价摘得怀柔区雁栖镇01-01、01-02、01-03、01-04地块F2公建混合住宅用地、F3其他类多功能用地;2023年11月1日,其再以24.1亿元竞得怀柔区雁栖镇、怀北镇F1住宅混合公建用地;2024年3月26日,怀柔科学城再次拿下怀柔区雁栖镇F1+F3地块。
此次怀柔区出让的地块是北京市年内第三轮供地中首个上架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要求上,地块鼓励在建筑设计阶段精细化户型设计,结合“好房子”政策提升得房率,打造高品质住宅。这也是目前北京土拍挂牌文件中首个明确提及提升得房率的地块。
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指出,这一要求折射出北京市“好房子”建设标准正在逐步向远郊区延伸的实践动向。
北京建工底价摘得
该宗地块前期仅吸引北京建工一家企业报名,最终以底价摘得。
据张凯介绍,该地块生态及配套资源颇具亮点:西侧距离怀柔水库约1.5公里,东邻怀柔城市森林公园,形成双生态界面。
商业配套依托兴怀大街沿线的怀柔万达广场、京北大世界等商业综合体,医疗教育设施涵盖三家医院及怀柔三小、怀柔一中、怀柔区第五中学等重点学校,形成15分钟生活圈。
值得一提的是,地块东侧500米处的北京城建·府前龙樾项目以网签4.1万~4.2万元/平方米的均价领跑区域市场,较板块均价溢价17%,当前去化率近八成。
张凯指出,究其原因,除具有区位和配套优势之外,其产品力高于当时板块平均水平,且与当期中建府前官邸二手房形成价格倒挂,加之北京城建“龙樾系”高端产品线定位带来的身份认同,让该项目成为怀柔新房市场的一匹黑马。
本次出让地块在生态资源、配套能级等方面与之存在相似基因。张凯提醒,企业需注意市场环境差异——当前北京远郊新房市场面临供应稀缺与需求分化的双重特征,项目能否延续“龙樾系”成功路径,仍需观察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