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选购商品。
做好宣传。
村里产品受欢迎。
5月9日,包头市青山区2025年“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活动暨兴胜镇“籽籽同绽石榴红 ‘村’色满园促振兴”展销交流会开幕。
这场为期3天的融合政策宣讲、文化体验与产业展销的盛会,以“接地气”的方式让民族政策走进群众,更让兴胜镇的“宝藏”走向广阔舞台。
政策宣讲“落地生根”,团结故事浸润人心。本次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政策法规宣讲与兴胜镇本土实践深度结合。现场设置的图文展板,生动呈现了15个行政村在文化传承、产业协作中的鲜活案例——有的村通过成立“跨民族种植互助小组”,共享种植技术,让滞销的农产品变身“网红爆款”;有的村依托民族手工艺品合作社,带动各族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工作人员用方言俗语解读政策,搭配“团结互助奔小康”的本土故事,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
田间好物“组团出道”,特色展销激活乡村。作为兴胜镇“重头戏”的展销会,堪称小型博览会:当铺村的食叶草馒头,以本地种植的高蛋白食叶草为原料,松软清香,成为养生达人的“新宠”;兴胜窑村的“六大碗”农家宴预制菜,将炖羊肉、粉蒸肉等民族特色美食打包呈现,还原记忆中的“妈妈味道”;二相公村的醇香菜籽油,采用传统小榨工艺,金黄透亮、香气浓郁,现场试吃后订单不断;还有东达山村的天然手工香、沙尔沁村的富硒蔬菜等,让都市人领略“从田间到舌尖”的新鲜与纯粹。
“硬核”平台亮相,长效赋能乡村振兴。活动现场揭牌的“兴胜镇民族团结促进会”与“铸牢研学馆”,成为本次活动的“点睛之笔”。兴胜镇民族团结促进会将定期举办“民族文化沙龙”“产业协作洽谈会”,搭建起资源共享、难题共商的平台,让各族群众在互动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铸牢研学馆内以“石榴籽紧相拥”为设计主线,通过实物陈列、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全景呈现兴胜镇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从“携手开荒”到“产业兴村”的奋斗历程。馆内特设“互动体验区”,将开展青少年研学、党员主题教育等活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景课堂”。
活动现场的民族歌舞表演、“乡村振兴文化长廊”的招商引资项目展示,都让人们看到兴胜镇“农文旅”融合的无限潜力。后勤保障团队更是贴心拉满——从清晰的展区导览图到全天候的安保服务,从免费试吃区到亲子互动角,让每个参与者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宋阿男
新闻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