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活报告
摘要:时隔一年,英矽智能于2025年5月8日第三次递表港交所,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I生物科技公司。2024年收入0.86亿美元,净亏损0.17亿美元,同比收窄92%,毛利率超过90%。
成立于2014年,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AI生物科技公司,核心产品ISM001-055是一种小分子候选药物,主要通过抑制TRAF2和NCK相互作用蛋白激酶(「TNIK」)(一种新发现的抗纤维化靶点)来治疗纤维化相关适应症。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拥有涵盖纤维化、肿瘤学、免疫学及其他治疗领域的15款候选药物管线,其中六种已取得进行临床试验的IND批准。
来源:招股书公司的业务模式包括管线药物开发、药物发现服务及软件解决方案服务。
公司从管线药物开发业务产生收入,包括研发、收到公司内部开发的管线候选药物的上市授权后的商业化,以及将公司对相关知识产权保留独家拥有权的若干管线候选药物对外授权。目前公司并无以商业化产品,于业绩记录期,管线药物对外授权业务产生的收入仅包括对外授权ISM3091产生的收入。
于药物发现服务中,公司利用Pharma.AI发现与疾病相关的靶点,识别并进一步研发其与第三方合作而因此并不拥有相关知识产权独家所有权的具前景的候选药物。
于软件解决方案服务下,公司授权客户使用其Pharma.AI平台,并就Pharma.AI的访问权限收取预付订阅费。自2021年起,为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公司亦开始授予在客户场所安装的Chemistry42软件的使用权。
来源:招股书
公司在2023年9月,与Exelixis, Inc订立独家许可协议;在2023年12月Stemline Therapeutics Inc签订独家许可协议;于2024年12月,公司授予Stemline全球独家许可,以开发并商业化一项针对广泛实体肿瘤症的AI基础临床前资产,Steamline向公司提供2000万美元首付款。药物发现方面,与复星、赛诺菲合作。
财务分析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2021、2022、2023:
收入分别约为美元0.3亿元、0.51亿元、0.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8.74%;
毛利分别约为美元0.19亿元、0.39亿元、0.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1.48%;
研发开支分别约为美元-0.78亿元、-0.97亿元、-0.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42%;
净利润分别约为美元-2.22亿元、-2.12亿元、-0.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2.24%;
毛利率分别约为63.39%、75.36%、90.38%;
研发占亏损比分别约为35.24%、45.99%、537.52%。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过去三年公司收入、毛利增长迅速,主要源于对外授权安排的收入和现有软件解决方案的订购增加,其中毛利连续两年翻倍,2024年毛利率超过90%,净亏损2024年大幅收窄。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现金流为-5740.1万美元,账上现金1.26亿美元。
行业前景
于1990年代初,基础AI研究取得突破,于未来二十年带来各种实际应用,如ImageNet、GANs、transformers及其他先进神经网络结构。从那时起,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药物发现的可能性得到了深入的探索,并带来庞大的商机。
生成式AI已应用于广泛的应用,包括图像及文本生成以及分子发现。生成式AI的其中一项主要优势为其能够生成大量数据,该等数据可用于训练及测试其他AI模型。其于数据稀缺或获取数据昂贵的领域特别有用,例如医学研究及药物发现。
来源:招股书
IPF药物市场规模
由于IPF的诊断及治疗途径有限,发展中国家的IPF市场的渗透率相对较低,患者人数与市场规模之间的差异表明全球IPF药物的增长空间巨大。由于未经治疗患者的集中人数大于美国及欧洲,中国为IPF制药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以可能较低的成本获得巨大的市场。
来源:招股书
行业地位
AI药企的竞争格局
来源:招股书
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吡非尼酮及尼达尼布获批准用于治疗IPF。吡非尼酮及尼达尼布的临床反应不是非常显著。吡非尼酮的专利已到期,山德士等多家制造商已上市吡非尼酮仿制药。尼达尼布仿制药预计于2026年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IPF,并于2029年在美国上市,届时尼达尼布相关专利将到期。
来源:招股书同行业公司IPO对比
公司同行业可比公司为:Schrodinger(SEDG.US)、Recursion(RXRX.US)
Schrodinger是一家用于药物发现的计算软件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它开发了一个基于物理的计算平台,能够以高精度预测分子的临界性质。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公司基于物理的差异化软件平台能够更快、更低的成本发现用于药物开发和材料应用的高质量、新型分子,并且它相信,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它通过整合跨生物学,化学,自动化,数据科学和工程学的技术创新来解码生物学,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生活并使药物发现产业化。该公司正在其云平台上输入其生物和化学数据来训练英伟达的人工智能模型,2023年英伟达为Recursion的药物研发项目投资了5000万美元。
来源:主要股东
公司创始人Alex Zhavoronkov博士持股10.32%;WPC-SEA II Cayman GP LLC 通过 Mesolite Gem Investments Ltd持股9.71%;药明康德(2359.HK;603259.SH)通过WuXi PharmaTech Healthcare Fund I L.P.持股6.45%;淡马锡通过Palace Investments Pte, Ltd.持股6.07%;启明创投通过Qiming Venture Partners VI, L.P持股5.61%;
来源:招股书
其他知名机构股东包括百度、高瓴、红杉、奥博资本、复星医药(2196.HK;600196.SH)、中国生物制药(1177.HK)等。
管理层情况
Aleksandrs Zavoronkovs博士,45岁,为公司创办人,并自我们成立以来担任董事会主席、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其于2023年6月获调任为执行董事。Zhavoronkov先生于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担任Deep Longevity, Inc的董事。于创立Insilico Inc.前,Zhavoronkov先生自2008年5月至2016年6月就职于Biogerontology Research Foundation。Zhavoronkov先生亦为年度药物发现及老化研究论坛(欧洲最大的药物发现行业活动之一)的联席组织者。
任峰博士,49岁,自2021年2月起担任首席科学官、自2021年6月起担任董事,并自2022年6月起担任联席首席执行官。彼于2023年6月获调任为执行董事。于加入公司前,任先生于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担任合约研究机构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交所股份代号:688202)高级副总裁、化学及生物学负责人。
上市前融资
来源:中介团队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英矽智能中介团队共9家,其中保荐人2家,近10家保荐项目数据表现一般;公司律师共计3家,综合项目数据一般。整体而言中介团队历史数据表现一般。
来源: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