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小金县紧扣‘五个小金’建设目标,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全力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样板’。”5月9日15时,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小金专场在成都召开。发布会上,中共小金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明刚说: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小金收获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5A级景区”等诸多殊荣,还被国内外网友赞誉为“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全国最佳山地户外目的地”。
建设生态小金:
——厚植绿色基底 筑牢发展根基
纯净,是小金县的显著特质,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小金县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生态保护上持续发力。2024年以来,小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一,并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小金苹果、小金酿酒葡萄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小金松茸、高山玫瑰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小金县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一张张“金名片”。小金县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正朝着全域生态、全域旅游的方向稳步前行,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愈发绚丽夺目。
建设户外小金:
——挖掘资源潜力 激活发展动能
户外旅游,是小金县拓展旅游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小金县以打造“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度挖掘和开发户外运动资源。目前,已精心推出大小玛雅山峰攀登、穿山洞攀登等11条精品线路。其中,夹金山红色经典徒步线路成功入选IMTA国际山地徒步旅游示范线路;“越野黄金联赛世界系列赛”—四姑娘山云间花径越野跑,荣膺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024年,小金县共接待游客达568万人次,以文旅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业在GDP中占比达5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6.5%,旅游已成为推动小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建设红色小金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红色,是深深烙印在小金人民灵魂深处的精神基因。红军长征期间,在小金县转战、停留长达13个月,留下了夹金山、两河口会议旧址等众多珍贵的革命遗迹。小金县以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地为契机,创新推出“长征+户外+研学”特色路线。达维会师遗址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截至目前,小金县已建成3个红军长征重点村、2个红色美丽村庄,成为传承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基地。《伟大的会合》等5个精品微党课,以及“雪山红路”歌舞剧等文化作品,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红色小金”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设文化小金
——弘扬特色文化 展现人文魅力
文化,是小金县最为厚重的底色。小金县拥有璀璨的嘉绒文化,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相互交融。目前,小金县已成功申报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47项。其中,以“雪莲三姐妹”为代表的国家级非遗“川西藏族山歌”在四姑娘山脚下传唱;省级非遗“马尔锅庄”以千人共舞的磅礴气势,承载着民族记忆。别斯满秘境宛如活态文化标本,石砌民居上的日月图腾、木窗雕花里的千年时光、挑花服饰中的满藏风华,都展现着嘉绒文化的独特魅力。容中尔甲演艺中心“斯古拉文旅城”的建成,更是为小金县文化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星空民宿依河而建,《斯古拉之夜》歌舞剧演绎千年历史,每一片银饰、每一曲锅庄,都诉说着小金嘉绒文化的源远流长。
建设幸福小金
——增进民生福祉 共建和谐家园
“共享、共富、共治”,是小金人民共同的追求。在教育方面,小金县设立800万元的教育发展基金,创办“嘉祥班”“津金班”“艺术班”等特色班级,助力小金县本科上线率实现“四连增”。医疗领域,小金县与华西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建设四姑娘山户外急救中心;在温州医科大学6年的帮扶下,县人民医院成功挂牌“高原地区眼健康研究中心小金县基地”。通过“组团式帮扶”,小金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就业上,2024年小金县创建实训基地,通过“订单式”技能培训,实现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余人。交通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全国首条山地轨道—都四轨道交通建设小金段已完成46%,G350、G351完成升级改造,被誉为“川版独库公路”的网红理小路串联起毕棚沟、结斯冰川等景点,县域内村道实现100%硬化,“内联外畅、量质齐升”的立体交通网络正逐步形成。小金县正向着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幸福家园迈进。
小金,这颗被横断山脉环绕的西环明珠,镌刻着山河亘古的浪漫;这座被大渡河支流缠绕的高原小城,将千年时光酿成了坛中的咂酒;这座红军路过的灯火山城,至今留存着红色历史的余温。
“纯净小金、户外天堂、红色家园。”发布会上,刘明刚向国内外游客发出真诚的邀约,期待着与您在小金相遇。
(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