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陈星
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最新外贸数据。据统计,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8.39万亿元,增长7.5%;进口5.75万亿元,下降4.2%。
4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前4个月,我国外贸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尽管面临美国挑起的关税战,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和我国不断提升外贸产品竞争力以及国家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文字采访时表示,4月我国出口仍然保持较高正增长,超出市场预期,背后有三个原因:一是4月我国对美国之外的其他市场存在“抢出口”现象;二是外需仍有一定韧性;三是4月关税相关政策主要在中下旬执行,且部分商品存在豁免,整体出口的冲击得到控制。
冯琳进一步表示,以美元计价,4月出口额同比增速为8.1%,比3月低4.3个百分点,明显好于市场普遍预期。4月出口增速下降,且环比走势弱于季节性,主要源于当月关税战冲击下,4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1.0%,增速较上月下行30.1个百分点。据计算,4月对美出口下滑下拉整体出口增速约3个百分点。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在研报中指出,4月出口同比增长8.1%,高于一季度的5.8%。4月美国对外关税政策落地,正处于关税影响之下,这一出口表现明显超预期。
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四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纱线、箱包、服装、玩具)增速依旧较低,月度合并同比为-0.8%。但是,通用机械设备出口4月同比增长17.0%,高于一季度的6.2%;船舶出口4月同比增长36.1%,高于一季度的2.1%;集成电路出口4月同比增长20.2%,高于一季度的10.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尽管美方挑起关税战,但我国4月单月进出口规模已经创历史次高。历史上我国单月外贸数据最高出现在2024年12月,单月进出口规模约为4.07万亿元。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同心聚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外贸延续平稳增长态势。4月份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扩大、进口由降转增,展现出较强韧性。
今年前4个月,为何出口呈现出如此高的韧性?张建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东盟和欧盟分别为中国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东盟和欧盟出口增速都显著高于外贸整体增速。
“所以,我认为,今年以来,东盟和欧盟这两大核心市场,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对美国出口低迷的表现。”张建平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东盟出口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对欧盟出口1.21万亿元,同比增长6.1%,均大幅高于外贸整体增速。
冯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4月份,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20.8%,增速比上月加快9.2个百分点,走势明显强于季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对美出口下滑的影响。“当前外需还有一定韧性。数据显示,一季度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表明外需对我国出口整体上仍有较强支撑作用。”
此外,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不断提升。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8.05万亿元,增长6.8%,占我外贸总值的56.9%,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47万亿元,增长8.1%,占我出口总值的65.1%;进口2.58万亿元,增长4.2%,占我进口总值的45%。
对于接下来的外贸走势,张建平认为,需要保持小心、审慎的态度。美国抡起的“关税大棒”不仅针对中国,也针对其他外贸伙伴,这对今年全球外贸的增长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隐患。
上述研报则指出,对于关税的影响,仍需保持警惕,4~5月后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形成。4月PMI的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行,其中纺服、化工、中游装备制造订单降幅较大,从订单到交货存在一个传递过程。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