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江德斌
为缓解停车难题,几年前不少城市的小区和医院建了立体车库,对节省空间、补充城市车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车辆的外廓、尺寸、重量都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来的立体车库已无法满足停放要求。还有不少立体车库闲置多年,存在钢架锈蚀、机油泄漏、坠落等风险,让车主想停不敢停。(5月8日中国之声)
立体车库面世之初,即以自动停取车、立体结构、节省空间等为卖点,颇有“黑科技”的范儿,受到大众的瞩目,各地纷纷引进、建造立体车库,用于增加停车位,缓解城市停车难压力。然而,当车辆尺寸升级后,立体车库由于技术迭代滞后,安全隐患严重,部分早期建设的立体车库正陷入“建而不用”的尴尬境地,逐渐沦为“鸡肋”。当务之急,唯有顺应汽车发展潮流,系统性升级改造立体车库,才能让其真正发挥“空间魔术师”的作用。
早期立体车库的设计标准多基于传统燃油车尺寸,而当下新能源车轴距加长、车身增宽,直接导致部分车位“停不下、取不出”,容易造成车辆剐蹭等事故,给车主造成经济损失。而且,部分立体车库智能化程度不足,需要人工辅助,增加了人力成本,导致日常维护、运营的成本过高,停车费用高企不下,车主亦不愿承受,于是恶性循环,车库使用率下滑,闲置浪费严重。
破解立体车库“被弃用”的困局,关键在于加快迭代升级,对现存车库进行智能化改造。可按照当前流行车型,重新规划停车位面积,并积极引入智能控制系统,精准识别车辆型号、尺寸、重量,自动匹配最适宜的停车位,提高车库的兼容性。减少人工,全面采用AGV汽车搬运机器人,自动搬停、挪动车辆,车主只需在车库外等候即可。
同时,新建、改造的立体车库应采用新型材料与结构设计,增强车库的稳固性与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运营模式也亟待创新,可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实现车位线上预约、智能引导,提高车库的使用效率,增加运营收益,从而反哺维护管理。另外,针对新能源车占比愈来愈大的趋势,立体车库还可增加充电、自动洗车等服务设施,实现集停车、充电、洗车等一体化功能,亦可相应增加收入来源。
城市在发展,需求在变化。立体车库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普遍性挑战,随着科技发展,各种软硬件设施经常会在建成使用几年后,就遭遇落后、不再适用的情况。因此,不能再有一劳永逸的想法,需要持续关注技术发展状况,了解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对软硬件设施进行迭代升级,以便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
责任编辑:陈德政
下一篇:英国称美国钢铝关税降至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