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仅凭数张A4纸或若干一次性筷子,能否设计出承重量远超本身的“桥梁”?5月8日,在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桥梁”展正在火热进行中。这些精美的“桥梁”均出自学校初二年级学生之手。
在活动现场,学校多位初高中物理教师组成评审组,对学生们的“桥梁”进行了承重测试。其中,该校初二(5)班学生祝一宁设计的“桥梁”自重328克,却经受住了近140斤的考验仍丝毫未变形。
纸桥现场挑战承重140斤。据祝一宁介绍,整个“桥梁”的材料全部使用的是A4纸,为了确保“桥梁”的承重量,她特意制作了6根加粗的“桥墩”,并加大了“桥面”受力面积,“包括在‘桥墩’之间,我还加入了一个斜着的‘梁’,这样形成一个三角形区域,进一步提升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用A4纸制作的“桥梁”,为何有如此大的承重能力?现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初二物理老师王梅从力学、材料和几何的角度进行了详细解读。
为什么要开设这样一门课程?据成都七中初二特色发展助理周艳老师介绍,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物理的兴趣,提升初中学生思维能力。为此,学校为初二年级学生量身定制了一套物理思维课程。“开设这个课程目的是对学生工程思维进行训练,这当中我们主要从科学维度、经济角度、美学追求三个维度展开,希望通过类似的方式,将物理原理在指尖具象化,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更好地提升。”周艳说。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到5月也意味着成都七中第四十五届科技活动月正式启幕。除了物理类的趣味探究外,在此期间,学校还将开展系列科学活动,例如有以“追光科学家,传薪耀未来”为主题的校友科学家故事分享、科技成果海报制作大赛、建筑大赛等创作类活动等。
(视频、图片由成都七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