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金融大咖说|专访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提振消费需建立长效机制
创始人
2025-05-08 23:01:52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

美国对全球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扰乱全球经贸秩序,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也带来冲击。那么,中国如何应对关税挑战,美国所谓的制造业回流又是否可能实现?4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

面对特朗普政府滥施关税的影响,如何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5%左右的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闪辉认为,如果中国要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需要增量政策拉动1%的GDP增长,即对应1.4万亿元GDP的增量,如果以0.5的财政乘数进行粗略计算,也就意味着今年需要2万亿元规模以上的增量政策对冲地缘政治所造成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多项经济指标超出市场预期。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闪辉指出,其中,抢出口扮演着重要作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影响或在未来二三季度体现。

美国声称加征关税的目的是实现“制造业回流”,但闪辉认为,美国想要扭转去工业化的趋势,挑战重重。一方面,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昂,另一方面,美国制造业缺乏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美国工厂的原材料仍然需要从全球各地进口,在美国高额关税的背景下,会为制造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需要两万亿以上的政策对冲

《21世纪》:为达成年初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需采取何种对冲性政策措施?

闪辉:若要达成5%左右的增长目标,核心在于评估总量政策扩容的规模,以及这些政策的实际效力,即经济学家所称的乘数效应。今年中国的名义GDP大概为140万亿元,实现1个百分点GDP增长需对应约1.4万亿元增量。若财政政策乘数为0.5,则需新增2.8万亿元规模的刺激政策投入。具体政策效力取决于发力方向,例如IMF研究表明:直接发放家庭补贴可能产生较高的财政乘数,而如果是有挤出效应的投资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政策工具,财政乘数或相对有限。但可提供基本参考,为实现5%左右的增速目标,仍需2万亿元规模以上的新增政策对冲。

《21世纪》: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您如何展望未来三个季度经济走势?

闪辉:第一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在5.4%的增长背后,抢出口现象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季实际出口增长10%左右(根据高盛测算),工业增加值增长6.5%,均快于整体GDP增速,成为主要拉动项。但需注意,四月起加征的高关税,叠加前期抢出口的透支效应,将导致第二三季度出现补偿性回落。即便后续关税不再升级,经济环比增速仍可能放缓,关税影响将在第二三季度集中显现。

《21世纪》:自2018年以来,许多企业已未雨绸缪,开始布局海外供应链,您认为这对规避关税的实际效果如何?

闪辉:该问题较复杂,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是,不同行业存在分化。分化的核心原因在于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全球化布局的能力,跨国企业及大型出口商可通过全球布局分散风险,但众多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对美出口企业,难以通过产能转移完全规避关税冲击。因此,要评估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对中国出口产生的影响,还是需要进行总体的研判。  

美国扭转去工业化趋势面临极大挑战

《21世纪》:您认为特朗普提出的制造业回流目标可行性如何?

闪辉: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在不断下降,想要扭转这一趋势面临很大的挑战。除其劳动力成本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外,很多企业也反馈称美国缺乏配套的供应链。美国企业上下游相关的原材料都需要从全球各地进口,这些原材料又面临高额的关税,这对于企业而言会是极大的挑战,极大增加制造业回流难度。相比较而言,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不仅源于劳动成本优势,更在于完备的上下游配套体系。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是大势所趋

《21世纪》:今年宏观政策重点之一是扩大内需,第一季度推出了以旧换新等政策,旨在刺激居民部门储蓄释放以推动消费。您认为未来还有哪些政策可以促进消费?

闪辉:提振消费需建立长效机制,这远非短期逆周期调节可实现。核心在于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包括工资收入、资产性收入、转移支付收入以及社会保障性收入等,这涉及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机制的系统性调整。归根结底,提振消费关键抓手就是提升居民收入与消费意愿,从而降低居民储蓄率。

《21世纪》:在提升养老保障方面,您认为是否应加大政策力度?

闪辉:我赞同这一方向,尤其在基础养老金领域,当前农村基础养老金每月仅约200元,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对财政支出的压力也并没有那么大。根据经济学领域的共识,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更高,财政乘数效应更为显著。

此外,制定政策需考虑财政可持续性,很多基建相关的逆周期调节措施只是单次支出,而养老金上调将形成长期财政支出的承诺,因此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考量会有所不同。但在我看来,如果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动能要从投资转向消费,从生产转向消费,那么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是大势所趋。

《21世纪》: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之后,人民币经历了一轮贬值,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3关口获得强力支撑,您如何看待全年汇率走势?

闪辉:由于汇率本质是相对价格指标,我们所谈论的人民币汇率都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兑换比例。近期美元指数已出现显著下降,相较其他发达经济体货币(DM currency),人民币兑美元相对稳定。

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受到不同因素影响产生波动,但当前人民币汇率还是会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内。稳定的汇率一方面是发挥金融压舱石作用,维护市场预期和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在美元走弱过程中,通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有助于缓解外贸领域压力。

高质量住房供给将会是政策新抓手

《21世纪》:房地产市场目前已近底部,在政策上是否会推出更大力度的措施来稳住房地产市场?除放松限购、下调房贷利率、推进收购存量房等政策外,还有哪些新的举措可稳定房地产市场?

闪辉:自去年起,稳股市、稳楼市始终是政策重心。房地产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也与居民消费预期相关。要稳住中产的消费,稳股市将会是很重要的抓手。除已实施的房贷利率下调、信贷条件放宽、交易税费减免、限购政策松绑等政策外,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明确提出增加高质量住房的供给,对于城中村等居住条件较差的地方,如果能够通过翻新改造等手段将其变为高质量住房,这将会是一个增量的措施,可能会是未来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发力重点。而这些对于房地产领域的投资也会直接拉动中国GDP增长。

策划:于晓娜 

记者:张伟泽 

监制:朱丽娜

编辑:和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新发规模占比... ◎记者 聂林浩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大...
政策“组合拳”发力 银行股持续... 一揽子金融政策助力,银行板块迎催化。5月8日,A股银行股延续强劲走势,浦发银行、江苏银行股价创新高。...
外资机构调研A股热情高 关注出... 二季度以来,外资机构调研A股的热情持续高涨,“扎堆”现身上市公司。Wind数据显示,从4月初至5月8...
城北区五大促消费行动激发消费新... 城北吾悦广场内人流如织,豹街美食摊位食客络绎不绝,青唐城嘉年华小镇文创产品备受青睐……“五一”假期期...
孙长忠专栏丨美联储或将于下半年... 孙长忠(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研究员)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
海南高速陈泰锋:回归交通主业 ... 今年4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一支由各种车型组成的自动驾驶车队,吸引了不少参展商和观...
上市公司去年研发投入1.88万...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已基本披露完毕。财报数据显示,尽管面临一系列内外部不确定...
民营经济促进法配套制度将出 涉... 记者从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一批民营经济促进法配套制度机制正在加快推进,涉及投资融资促进、...
1400元土地出让金到底该由谁... 近日,市民李先生致电晚报社区记者反映,他通过一房屋中介公司出售了一套住房,中介人员让其缴纳了1400...
科创板企业推动机器人技术突破 在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从工业机器人到具身智能,正成为制造业升级及...
ASC25超算大赛总决赛10日... 本报讯(记者 衣凯玥)5月10日至14日,2025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25)总决赛...
比特币涨破10万美元 渣打分析... 财联社5月9日讯(编辑 夏军雄)比特币价格重回10万美元上方之际,一位曾预测比特币将在二季度达到12...
房屋中介不履约 200位租户... 近日,一些市民致电晚报热线反映,他们从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租赁了住房,合同还未到期,因中介拖欠房东房租,...
丹麦拟召见美外交官讨论“美加强... 新华社奥斯陆5月7日电(记者张玉亮)哥本哈根消息: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7日表示,将召见美国驻丹麦使馆...
普雷沃斯特当选新一任天主教罗马...   来自美国的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8日在罗马教皇选举中当选第267任天主教罗马教皇,称为利奥十...
居民仍有心愿未了 近日,五一路6号小区居民致电晚报热线反映,他们小区去年3月份开始改造,目前已经改造完成。小区南侧的绿...
教您识别非法彩票 ◆ 什么是非法彩票? 《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非法彩票是指违反《彩票管理条例》规定以任何...
42岁孙俪发文告别 近日,电视剧《蛮好的人生》收官,收视一路高走。8日,演员孙俪发文告别:让我们笑对生活,相信一切会有最...
国际乒联重启青人才选拔机制 5月8日下午,国际乒联官方宣布,国际乒联希望计划将于2025年恢复完整的体系,其框架中的“世界希望周...
鲍威尔稳获国会支持 许多议员忌...   在特朗普的连番抨击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需要获得尽可能多盟友支持,而在国会,他并不孤单,包括一些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