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途牛《2025“五一”出游消费盘点》显示,景德镇入选热度增长显著“网红城市”Top10榜单,并且排名第四名。
今年“五一”假期,景德镇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自2023年以来,每逢节假日,景德镇接待游客人次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座千年瓷都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游客。
景德镇之所以能成为中外游客青睐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关键在于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陶瓷文化走向世界。一方面,这座城市深挖千年陶瓷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游客体验,以亲和力打动每一位来访者。政府与群众上下一心,共同打造出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本土与国际对话的文化交流平台。
JINGDEZHEN
千年厚蕴
以文化对话世界
解码出圈的“景德镇密码”
“五一”期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背诵《琵琶行》即可免预约入馆,当来自上海的游客温先生用一首《琵琶行》换到入场门票时,他没想到,这座城市的“通关文牒”竟是一千年前白居易写下的诗句。如今,像温先生这样的游客,在景德镇的文博场馆、景区(景点)与国际艺术家工作室,重新发现陶瓷文化正成为Z世代追捧的“爆款”。
景德镇厚重的陶瓷文化历史为城市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游客感叹于其他城市文旅产品同质化时,景德镇立足千年陶瓷文化底蕴,深耕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绽放出熠熠光辉。
“点火咯!”随着一声洪亮的号子,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明清御窑风火窑复烧点火,非遗传承人与点火嘉宾共执火把,点燃千年不熄的窑火,也让游客深刻感受景德镇独有的非遗魅力。
古窑复烧吸引众多游客与媒体聚焦随着年轻游客群体的日渐壮大,玩泥巴,画陶瓷,到博物馆去探一探千年陶瓷文化是游客来景德镇的必打卡项目。陶溪川、陶阳里、陶源谷·三宝、景博、陶阳新村……有游客的地方,就有拉坯、画瓷器等体验项目,大体量的手工体验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感受景德镇浓厚的文艺气息和迎面而来的情绪价值。
陶阳里展演现场为了吸引游客到景德镇来,景德镇文化也积极“走出去”。瓷乐队、赣剧走出景德镇,走出国门,向世界传递景德镇声音,用文化对话世界。4月28日,“千年瓷都·景秀China”2025景德镇全球推广季活动在南京启幕,景德镇瓷乐队惊艳亮相,用瓷器演奏天籁之音;数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陶瓷雕刻、陶瓷绘画、扒花、微小陶瓷制作等传统制瓷技艺,再现景德镇瓷乐与非遗项目的完美融合!
今年2月,改编自莎士比亚著名悲剧《李尔王》的赣剧《李迩王》艺术创新(北京)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该剧结合赣剧本体艺术要求和赣东北戏曲生态对于戏曲艺术的审美诉求,进行了大胆的地方化、剧种化的转化,形成乐平赣剧对西方经典的再创造。剧本在保留原著精神内核的同时,巧妙融入赣剧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地域文化特色,让西方经典故事穿上了“赣剧外衣”。该剧生动展现出赣剧个性和传统审美,创新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还从跨文化、跨国界的视野,提供了外界了解赣剧艺术的契机,促进了中西文化艺术交流互鉴。据悉,该剧将于5月10日登上北京保利剧院舞台。
景德镇不大,却装下了世界。代代相传的制瓷工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陶艺家。景德镇的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吸引了海内外数以万计的“景漂”和“洋景漂”慕名而来。他们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在此扎根创作,为这座千年瓷都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国际视野。截至目前,景德镇共有6万名“景漂”,5000名“洋景漂”。国际陶艺艺术家Phil Read从20世纪90年代来到景德镇,陶瓷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发展脉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抽象的绘画到作品中对白鹤、莲花、锦鲤等题材的运用,实现了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语言的融合,抽象的反差和绘画,见证了景德镇这些年的发展和对城市的梦想,用陶瓷讲述中国的故事;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博士生安雪梅QURAT UL AIN将巴基斯坦的传统图案与陶瓷技艺、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地方特色又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
在景德镇,还有许多人不仅是为“瓷”而来,陶溪川创意集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手工艺人,手工集市、咖啡市集,水上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临水而舞,优美的舞姿中,游客感受力量的美;在陶溪川梦瑶广场,分贝路演团在集市边弹奏乐器、跳舞唱歌,每场演出吸引线上线下约10万人次观看,曾经的宇宙瓷厂在年轻的血液中焕发新生,海内外游客在这里感受到的,不只是静态的文化,还有动感的文化;在雕塑瓷厂,如潮的客流中,非遗漆扇、漆器等成为游客青睐的体验项目,这几项非遗并非出自景德镇,但却在景德镇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的花,景德镇为其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陶溪川春秋大集春集彰显多元、美好、国际范上下齐心
用真诚温暖世界
感知服务的“瓷都温度”
景德镇越来越火热,应对旅游高峰的工作群内,信息不断闪烁:“游客市民反映,人行道几乎成为共享单车停车场。”“我们已经在拖车和移车,一定尽快改善拥堵的情况”,文旅、公安、城管、交通、市监等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在群内“接单”,迅速行动。无人机巡逻、“窑火红”党员先锋队驻守在服务游客的第一线,把温暖的服务送到游客的“心尖尖”上。
窑火红志愿者为热情游客服务今年的“五一”假期,景德镇高铁北站又迎来“人从众”,如潮的客流并未带来忙乱,反而井井有条、秩序井然、温情、温暖等词语让景德镇再次被“夸夸”,在各个网络平台上再上一波“流量”,景德镇的“流量密码”是什么呢?无疑是真诚。
“第一次来景德镇,出站那刻的服务直接惊到我,网上说的一点不假,全都成了现实!”“十米一个红马甲志愿者,执法人员不停地疏导乘车,这样的景德镇想不火都难!”“从上车到下车,志愿者帮我重新规划了两天的游玩路线,对这趟旅行期待值拉满!”4月30日晚,景德镇北站南广场,交通运输工作人员与“窑火红”志愿者们,以“交通先行”为笔,以暖心服务为墨,将“宠粉蜜糖”融入每一趟旅途、每一次抵达。“窑火红”志愿者被出站游客包围着,“夸夸模式”的轮番上演,温暖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
旅游客流高峰到来前,市应对旅游高峰工作群提前部署筹谋,以问题为导向,服务游客,游客被“团宠”,“诗和远方”“解压疗愈”“千年瓷都”景德镇在全国火爆出圈,在“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一度刷新来景客流量。
近两年,清明节、“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期间,景德镇成立“爱瓷行”志愿服务团“窑火红”党员车队,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还有一些自发加入队伍的组织和个人,化身为城市客运“转运员”、陶瓷文化“宣传员”、排忧解难“服务员”、文明旅游“引导员”,在景德镇高铁北站公交、出租运力不足时,免费搭载游客至市城区或旅游景点景区,优先保障老弱病残孕军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赢得国内外游客广泛赞誉,助力千年瓷都从“网红”到“长红”。
为营造安全有序的文旅环境,4月24日,全市应对“五一”旅游高峰调度会召开,会议强调,应对旅游高峰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紧迫。要创新思路、优化服务,在精细精准上下功夫,努力让更多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维护好来之不易的文旅市场品牌和良好发展态势。
凝聚各方工作合力维护塑造景德镇文旅品牌通过近两年来的机制化运作,全市上下已形成旅游服务“一盘棋”格局,应对旅游高峰工作中,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市文旅局的牵头下,各个单位冲锋在前,主动作为,监管房价、旅游市场,推出退赔机制,让路于客、让景于客、让位于客,组织复盘会,以问题为导向,系统总结成效与不足,把游客的投诉作为改进的方向,展示千年瓷都真诚的温度。
八方聚力
让自信联结世界
见证崛起的“景德镇力量”
近年来,全市上下秉持“一城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股劲、一起拼、一定赢”的精神,协同发力,同心同向。不少青年力量为景德镇文化出圈出海,贡献力量,向世界展示崛起的“景德镇力量”。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为了让青年一代与景德镇陶瓷文化同频共振,市“景漂”流动党员党委组织新加坡、俄罗斯、英国、加纳、韩国、日本、印度、墨西哥、德国等众多国家的“洋景漂”艺术家和青年创客打卡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湖田青白瓷文化遗产,实地了解景德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活动组织者章晨分享自己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和开展国际文化传播交流的初心体验,他热情地邀请世界各地的“洋景漂”都能深入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
“洋景漂”在景德镇圆梦像章晨一样为景德镇陶瓷文化代言的,还有不少景德镇的“瓷二代”们,如吕雅婷、黄雅儒等年轻力量,用自己的方式,为景德镇陶瓷文化代言。
3月23日,一场以“用外语讲好陶瓷故事”为主题的陶瓷研讨会在景德镇市昌南新区名坊园北厂陶瓷举行。国际陶瓷艺术家、景德镇陶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国际博士生、英语导游、陶瓷企业主理人等数十名人士齐聚一堂,用英文共同探讨如何以陶瓷为语言,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精神与时代价值,以陶瓷为媒,追求跨越国界的文化共鸣。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北场陶瓷总经理黄雅儒化身主持人,与来宾共同探讨如何携手共进,将景德镇丰富的文化遗产展示给全世界,共同推动陶瓷艺术的发展与繁荣,用小写的china讲述好大写的“CHINA” ,用陶瓷语言与世界对话,让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以“用外语讲好陶瓷故事”为主题的陶瓷研讨会在名坊园举行黄雅儒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景德镇,她不仅拜访各个陶瓷企业和作坊,还建立了自己的视频号,通过英语介绍景德镇,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主动承担起名坊园外宾接待的志愿翻译工作。
正像“瓷二代”“瓷三代”们用英文介绍的景德镇:“这些窑址不是废墟,而是持续跳动的文化心脏。在景德镇,泥土不是原料,而是穿越千年的语言;窑火不是工具,而是连接世界的WiFi。”
从“china”到“CHINA”,景德镇正在完成一场惊艳的文化转译。当00后们把瓷艺体验发上小红书,当外国艺术家在这里找创作灵感,千年窑火照亮的不只是过去,更是文明互鉴的未来图景。这座城市用事实证明:真正的传统文化,永远年轻,永远让人热泪盈眶。
来源:景德镇发布
编辑:徐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