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保温杯里泡枸杞”成为职场人的默契暗号,当体检报告上的箭头符号开始牵动神经,当深夜辗转反侧时习惯性搜索“失眠自救指南”……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都在提醒着我们——当代人的身体需要一场科学高效的“系统重启”。
我们希望通过「养生局儿」专栏搭建一座连接医学专业与生活场景的桥梁,将专业医生提供的健康知识转化为可落地的行动方案。我们不仅关注体检单上的异常指标,更在意那些未被量化的疲惫感;帮你在报表与PPT的缝隙中开辟出健康自留地,让“下次一定”的养生flag稳稳落地。
5月7日凌晨
成都歌手杉籽伽在微博发文称:
我的好朋友苟伟先生
于今日(6日)下午离世
愿你一路走好
随后
歌手张杰、袁成杰也发文悼念苟伟
记者从苟伟的声乐老师铁明处获悉,苟伟确实已在6日下午因病去世。铁明表示,家人称苟伟睡觉时打鼾没有喘过来气。
7日上午,苟伟的亲友已与遗体告别。在遗体告别现场,另一位声乐老师表示,苟伟生前患有鼻息肉肥大疾病,鼻腔长满了息肉,鼻子堵得厉害,平时工作太忙,治疗一直往后推,“本来准备五一假期后择日做手术,没等到做手术就出事了,鼻息肉肥大导致睡梦中呼吸骤停,走得时候整个人很平静。”
这起悲剧将“鼻息肉”这一常见却又容易被轻视的疾病推向公众视野。
为何看似普通的鼻塞、流涕会引发致命风险?今天,我们带您揭开鼻息肉的隐秘威胁。
鼻息肉:藏在鼻腔里的"定时炸弹"
据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肖宁介绍,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长期炎症刺激形成的良性肿物。初期可能仅表现为鼻塞、流涕等症状,但随着息肉增大,可能完全阻塞鼻腔,导致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鼻息肉肥大会显著影响夜间呼吸,尤其在平躺时,息肉可能堵塞气道,导致血氧下降,严重时可能引发呼吸骤停。”肖宁提醒,如果患者长期鼻塞、嗅觉减退、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或频繁憋醒,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这些症状可能是鼻息肉报警信号
鼻息肉早期症状易与普通鼻炎混淆,但二者有本质区别:
持续性鼻塞
嗅觉明显减退
睡眠打鼾加重
面部胀痛/头痛
反复清嗓/咽炎
提醒:若鼻塞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嗅觉减退、睡眠憋醒等症状,务必及时耳鼻喉科就诊!
以下高危人群需警惕:
✅ 哮喘患者✅ 对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过敏
✅ 过敏性鼻炎
✅ 慢性鼻窦感染
拖延治疗的代价远超想象
鼻息肉放任生长的后果,绝不仅是鼻塞这么简单:
窒息风险:巨大息肉可能完全堵塞气道
睡眠呼吸暂停:夜间缺氧诱发心梗、脑梗
不可逆损伤:嗅觉神经萎缩致永久失嗅
全身连锁反应:可能诱发哮喘、中耳炎、肺炎
科学应对记住这3步
1、早筛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鼻内镜检查,过敏性体质者建议每半年检查。
2、阶梯治疗:
轻度:鼻用激素+生理盐水冲洗
中重度:微创内镜手术(住院3-5天)
术后管理:坚持3-6个月药物+定期复诊
3、日常防护指南:
加强锻炼,用冷水洗脸,加强鼻部的御寒能力。
避免鼻刺激物,出门戴好口罩。
保持所在环境的湿润。
使用鼻腔冲洗剂。
记住:鼻塞不是小问题
如果出现持续性鼻塞、夜间憋醒、嗅觉减退,请立即前往医院进行:
🔍 鼻内镜检查
🔍 鼻窦CT扫描
🔍 过敏原检测
转发提醒身边人
责编:李佳琦 编辑:岳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