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发布的十大政策,到底是什么意思?
创始人
2025-05-08 17:18:07
0

来源:刘润

昨天(5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央行也公布了三大类、十项政策。

作为去年“924政策包”之后的又一次超常规政策组合拳,“十大政策”一发布,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毕竟,央行的政策,常常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工作、生活、钱袋子。

但是,你知道的……还是那个老问题:看不懂。

别担心。别担心。今天,我们还是按照国际惯例,争取用你一定能听懂的语言,试着帮你一类一类、一项一项地梳理。讲讲“什么意思”,“有什么用”。以及,“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一些浅薄的理解,供你参考。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批评。

倒杯水,我们开始。

第一类:数量型政策

什么是数量型政策?

数量型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市场上的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动性,让银行更有放贷的底气。

具体来说,是这么两项政策。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降准”。听上去,很专业。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你就把商业银行,比如我们熟悉的工农中建交这些大行,还有各种地方银行,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我们把钱存进去,银行会再把这些钱贷给需要用钱的企业或者个人。

但是,作为大家长,央行有个规定。那就是:孩子们,你们不能把池子里所有的水都放出去。必须,按一定比例留下一部分,锁在央行的保险柜里,以防万一人们集中来取钱,你银行没水了,那可就麻烦了。

这个必须强制留下的水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就是蓄水池里强制要锁起来的水,现在可以少锁一点点了。少0.5%的比例。

这样一来,强制锁起来的水少了,银行手里能动用的“活钱”就多了。

多了多少呢?央行预计,能释放出来大约1万亿元的长期资金。

1万亿。银行的“钱袋子”一下子鼓了不少。它们就有更多的子弹去支持实体经济。比如给中小企业贷款。比如支持国家的大项目。

可是,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对于企业主来说,银行手头宽裕了,你去年想贷没贷下来的款,今年可能就批了。贷款的利息,也可能因为“水多船低”而有所下降。对于个体来说,市场上的钱多了,理论上贷款的门槛就会降低,利率也可能会松动。

当然,这并不绝对。但至少是个积极的信号。

更重要的是,企业活了,经济好了,我们的饭碗才能更稳,收入才可能增加。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至0%。

如果说,第一项政策,是“普降甘霖”。那么,第二项政策,就是专门针对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定点滴灌”。

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是给我们买车提供贷款的。金融租赁公司呢?比如,企业想买个大设备,钱不够。租赁公司就可以买下来,租给企业用。企业分期付租金。

之前,这两类公司,也得像银行一样,交一部分存款准备金。

多大一部分?5%。

但现在,央行说,在一段时间内,你们的准备金率,直接降到0。一分钱都不用锁在央行了。吸收来的存款,在合规的前提下,可以100%拿出去用。

这有什么用呢?

能直接想象到的,首先是刺激汽车消费。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成本降了,给我们办车贷的时候,利息就有可能更便宜,或者审批更快。尤其是现在也在推着“以旧换新”,第二项政策,算是给汽车市场又添了一把火。

其次是支持设备更新。金融租赁公司的成本低了,企业通过“以租代购”的方式更新设备、搞技术改造,花的钱就可能更少。

换句话说就是,车贷可能会变得更划算,制造业公司效益有机会变得更好。

第二类:价格型政策

什么是价格型政策?

价格型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各种“官方利率”,引导整个社会的借钱成本往下走。

具体来说,是这么三项政策。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什么是“政策利率”?

你可以理解成,央行给出的一个“指导价”。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听着复杂,其实是央行短期向商业银行“借出”资金时的一个利率。你可以理解成,这是央行给商业银行的“短期批发价”。现在,这个“批发价”降低了0.1个百分点。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你可能相对熟悉一些。尤其是对于办过房贷的同学来说。它是现在银行贷款利率最主要的“锚”。我们大部分新增贷款的利率,都是在LPR的基础上加减点形成的。

而央行预计,这个“批发价”降了,“零售价”(LPR)大概率也会跟着降0.1个百分点。

这是最直接的“降息”信号之一。

LPR降了,意味着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利息会降低,经营压力能小一些。我们申请新的房贷、消费贷,利率也会跟着走低。

所以,如果你正准备贷款买房、买车或者创业。那么,你每个月要还的利息可能会少一些;对于已经有房贷的人,如果你的贷款合同,是锚定LPR,并且没到重定价周期,那就暂时没有变化。如果快到重定价日了,那下一个周期的月供就可能会减少。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均从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

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又是一个新词。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央行为了支持特定领域发展,给商业银行开的“优惠券”。

比如,“支农支小再贷款”,就是央行借钱给银行,专门让银行再去贷款给农业相关企业和小微企业。这个借钱的利率,现在从1.75%降到了1.5%。

比如,“抵押补充贷款(PSL)”,主要是央行借给政策性银行的钱,用于支持一些国家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保障房建设等。这个利率也从2.25%降到了2%。

银行从央行拿到这些“专项资金”的成本降低了,它们就更有动力、也更有能力把钱投向国家希望支持的领域。比如,科技创新企业、小微企业、“三农”领域、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等。这就像是国家对银行说,如果你把钱借给这些“重点帮扶对象”,那我就给你的利息打折。银行一听,觉得划算,自然就更愿意干了。

所以,如果你是小微企业主,或者在农业领域创业,那么你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利率也可能更优惠。如果你盼着住上保障房,那PSL利率降低,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成本就低了,项目推进可能会更快。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

我知道,我知道。这可能是很多人最关心的一项政策。这项政策意味着,如果你缴存了住房公积金,并且准备用公积金贷款买房,那么你的贷款利息要降了。

具体来说,是五年期以上的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从之前的2.85%降到了2.6%。其他期限、二套房的公积金利率也会相应调整。

我们来算笔账。

你贷款100万,贷30年,用等额本息还款。利率从2.85%降到2.6%,大概每个月能少还130-140块钱。一年下来就是1600多块。

看上去,好像不多。但是,这能直接减轻购房者的月供压力。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第三类:结构型政策

什么是结构型政策?

结构型政策,更加强调“精准性”,引导资金流向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经济的薄弱环节。

具体来说,是这么五项政策。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两新”政策实施。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到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吗?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也是类似的“专项资金池”,专门支持搞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的企业。

现在,这个资金池的容量,从5000亿,一下子扩充到了8000亿,增加了整整3000亿,用来持续支持“两新”政策,也就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

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当然希望,企业都能用上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个政策,就是给银行更多的“弹药”,让他们去支持那些有创新能力、愿意搞技术改造的企业。

想象一下,过去,一家工厂可能想把老旧的生产线换成智能化的,但手头紧。现在,有了央行这个低成本的再贷款支持,银行就更愿意给这家工厂贷款了。

科技进步了,国家竞争力强了,最终受益的,当然还是我们。

而且,企业技术升级,生产效率高了,产品质量好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也会提升。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

这又是一个全新的“专项资金池”。额度5000亿。名字叫“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这笔钱,专门用来支持两块。

一块,是服务消费,比如文化旅游、医疗健康、体育休闲。

现在的我们,不光满足于吃饱穿暖,对精神文化生活、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这个政策,就是鼓励银行多开发一些针对这些领域的产品,让人们更敢于消费,更愿意消费。

另一块,是养老产业,比如养老院建设、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

中国的老龄化程度,还在加深。银发经济,依旧潜力巨大。这个政策,就能支持养老机构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让我们未来的养老更有保障。

所以,如果你喜欢旅游、看演出,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优惠的金融产品支持你。家里的老人,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养老服务。更不要说,如果你正在从事这些行业。

因为政策,就是最好的东风。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与调降相关工具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如果说,第四项政策,是降低了支农支小再贷款的“价格”(利率)。那么,第八项政策,就是将它的“数量”(额度)增加3000亿。

这种组合,我们通常称之为:量价配合。

银行给农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放贷款,不仅能从央行拿到更便宜的钱(利率降了),能拿到的钱的总量也更多了(额度增加了)。这样一来,银行的积极性就更更更高了。

这些领域,往往是融资比较难、融资比较贵的。但现在,金融活水,就有机会被引向这些“毛细血管”。

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民营企业,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农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它们发展好了,我们的就业机会才会多,经济才会更有韧性。

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

好。到资本市场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股市、债市。

什么是“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项,是“互换便利”。

大概5000亿。主要是帮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这些金融机构在需要的时候,能用手里的股票ETF等资产,从央行换点高流动性的钱,周转一下。

另一项,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大概3000亿。是央行引导银行给上市公司或大股东提供贷款,支持他们回购自家股票或增持的。

现在,这两项工具的额度合并了。总额度就是8000亿。但是,不一定非得是你5000我3000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统筹安排,灵活使用。

一方面,这能稳定市场。上市公司回购自家股票,或者大股东增持,通常被看作是公司看好自身发展前景,对股价有支撑作用。这个政策,就是给他们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的。

另一方面,能增强机构流动性。金融机构在市场波动时,能更容易获得流动性支持,有助于防范风险。

所以,如果你是股民,这些政策会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升市场信心。

而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也直接关系着每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这又是一项全新的,专门为科技创新企业“量身定做”的工具。

科技创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想通过发债券来融资,往往比较困难。因为它们风险高。创新的代价,是巨大的。所以,很多投资者,不太敢买他们的债券。

那怎么办?

央行说,那这样。我可以提供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去购买这些科技创新债券。

换句话说就是,央行带头认购。

更重要的是,央行还会联合地方政府、专业的担保公司等等,一起来给这些债券“增加信用”,也就是提供担保,或者承诺分担一部分万一发生的违约损失。

有了央行、政府的背书、分担,科技创新企业发债,就容易多了。融资成本,也能降下来。还能借到期限更长的钱。

这对于需要长期投入搞研发的科技企业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是啊。科技创新企业,比别人冒险得更早,比别人赚钱得更晚。

他们,不能冻毙于风雪。

好了。央行最新发布的三大类、十项政策,我们就说到这里。

你可能会问,央妈费这么大劲,又是降准降息,又是增加额度,又是创新工具,到底是想干嘛?

其实,目标很明确,就像央行行长说的那样,是为了“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翻译过来就是:

1)让市场上的钱更“活泛”。通过降准、增加再贷款额度,确保企业和个人需要用钱的时候,能比较容易地借到;

2)让借钱的成本更“便宜”。通过下调各种利率,降低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激发人们的投资和消费意愿;

3)让钱流向更“重要”的地方。通过各种结构性工具,像精准的“导航仪”一样,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养老服务这些国家战略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可以说,这是一套“总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降”的组合拳。

那么,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想象一下,经济是一个复杂的人体。央行的这些货币政策,就像是医生给人体开出的调理方子。

降准,就是给身体补充气血,让血液循环更通畅;降息,就是降低血管的压力,让心脏负担轻一点;结构性工具,就是靶向药,精准地作用于需要特别加强的器官。

当整个身体机能好了,气血足了,循环畅了,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个体、每一家小企业,才能更有活力。

因为,企业融资成本低了,经营好了,才敢扩大生产,才敢招更多的人,我们的就业机会才会增加,工资才可能上涨;市场上的钱多了,流向消费领域,我们买车、装修、旅游,才会有优惠,或是促销活动;科技创新得到支持,国家竞争力强了,我们才能享受到更先进的产品和服务,我们的生活品质才会提高;养老、医疗这些民生领域得到加强,我们的社会保障才会更完善……

当然,政策,从来都不是“今天发布,明天见效”。经济的运行,也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但是,至少在今天,我们能感受到一份来自央妈的温暖和决心。

路,总是在脚下的。挑战再多,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划桨,这艘名为“中国经济”的大船,就一定能乘风破浪,驶向更开阔的水域。

会好的。

一定会好的。

观点 / 刘润 主笔 / 二蔓 编辑 / 歌平 版面 / 黄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诺威:控股股东累计增持公司股... 新诺威(SZ 300765,收盘价:39.07元)5月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1月8日...
拓日新能:公司将深化产学研一体... 证券日报网讯拓日新能5月8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企业发展质量是市值管理的基础,而经营业绩...
业绩规模实现三连增 三峡银行着... 转自:中国证券报近日,三峡银行公布2024年度“成绩单”。去年该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走好“...
2025年全国太极拳公开赛分区... 5月8日,2025年全国太极拳公开赛分区赛(陕西赛区)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召开。起点新闻·...
汇纳科技(300609.SZ)... 汇纳科技(300609.SZ)公告,2025年5月6日,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暨实际控制人张宏俊的通知...
信凯科技:主要从事有机颜料等着... 证券日报网讯信凯科技5月8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主要从事有机颜料等着色剂的产品开发、...
一边为民工讨薪 一边帮企业解... 转自:扬子晚报收到感谢锦旗“咱能拿回这些工钱,多亏灌南警察反复协调、依法调处!”5月7日,在江苏省灌...
《滨州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暂... 为规范全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行为,加快公共数据有序开发利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
强降雨来袭 华北空管局启动特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8日电(胡昊昱 徐小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记者从华北空管局了解到,受...
向“羽林”高手发出邀请,今年林... 转自:上观新闻向全球“羽林”高手发出邀请!2025年林丹杯羽毛球公开赛揭幕战将于6月13日至15日在...
总投资38.55亿元——漳州芗... 转自:新华财经5月8日,漳州芗城区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此次芗城区集中开工、...
日均400辆次机动车进出不堵了... 转自:上观新闻清晨,金山区金山卫镇龙皓路与学府路交叉口,绿地东尚小商圈烟火升腾,往来车辆络绎不绝。但...
少年强则国强!18岁技校少年勇... 转自:北京新闻广播 #北京科博会有一群穿校服的匠人##1...
44岁男歌手睡觉时离世,原因曝... 编者按:当“保温杯里泡枸杞”成为职场人的默契暗号,当体检报告上的箭头符号开始牵动神经,当深夜辗转反侧...
成都天空好像飘来太空电梯 【#成都天空好像飘来太空电梯#】#等三年雪山照被吊篮抢风头#5月7日清晨,“窗含西岭”美景重现成都,...
特朗普宣布英美达成“全面”贸易...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于周四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这是他承诺的系列协议中的首份。该协议的细...
章丘区第一届齐长城文化旅游节火...   近日,章丘区文祖街道以“千年长城韵诗画文祖行”为主题的第一届齐长城文化旅游节火出圈,这个为期近2...
北约称中国快速扩大核武库,国防... 今天(5月8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北约近日发布年度报告称,中国已成为北约...
正荣地产(06158.HK)委... 格隆汇5月8日丨正荣地产(06158.HK)公告,以下各项自2025年5月8日起生效:1.刘伟亮先生...
中国科学家“造出”一种工程菌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5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