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7日报道 日本《东京新闻》5月6日刊登题为《二战结束80年之际 再度迎来与美国的博弈》的社论。内容编译如下:
30多年前的1992年1月7日,时任日本通商产业大臣(相当于现在的经济产业大臣)的渡部恒三在开往奈良县橿原市的电动列车中,对记者这样说:“虽然不甘心,但为守护国家利益而与外国周旋、有时甚至低头妥协,这才是政治家的工作。”
渡部的目的地是位于橿原市、第二天将开业的美国玩具行业巨头玩具反斗城2号店,为了迎接来该店参观的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
1989年至次年举行的日美双边谈判,目的是减少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通常贸易谈判的议题是各品类关税税率,但上述谈判的矛头是日本的非关税壁垒。
美国认为日本的政策和商业惯例阻碍公平贸易,提出“应增加国内公共投资而非出口导向型投资”等近乎干涉内政的要求。
在谈判期间,限制开设大型店铺的《大店法》(2000年废除)也成为议题。美方认为它阻碍了美国零售商进入日本市场。正是得益于美国施压,玩具反斗城得以进入日本市场。
当时谋求连任的老布什总统,为了向本国民众彰显谈判的成功而前往该店视察。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日美贸易中日本一直保持顺差。在此期间,纺织、汽车、农产品、半导体等各个领域断断续续地发生了经济摩擦,但当时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太强,甚至在汽车领域采取了自主性出口限制。
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摩擦也逐渐消失。
安倍晋三政府的“安倍经济学”政策中,大规模货币宽松其实是货币贬值政策,但即使诱导日元贬值以利于出口,美国也几乎没有抱怨,令人痛感“日本的竞争力真的下降了”,“与美国博弈的时代已经结束”。
正因为如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要对日本征收高额关税,一方面让人感到不合理,另一方面也觉得“日本可能还被认为是出口强国”。
听到特朗普关于贸易的表态,感觉好像回到了30年前。美国的汽车和钢铁产业已经衰退了很长一段时间,而特朗普的政策意在保护它们。
二战后,美国以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积极进行关税下调谈判,因为低关税有利于竞争力强的大国。
日本、德国以及中国等强敌相继登场后,美国的制造业开始处于劣势。然而,美国金融巨头成为经济核心,引领投资热潮。在2008年雷曼危机后,则由科技巨头称霸。
信息技术产业给美国带来了巨大财富,但也存在缺点,就是对就业的贡献较少。大部分财富都流向了企业家和投资者,美国国内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觉得政府不顾美国国内的问题,未获实惠的产业工人在特朗普的煽动下,把愤怒的矛头指向日本。如果这样,情况就麻烦了。
在过去的谈判中,美国精密剖析日本重生产者轻消费者的经济结构,凭借数据与逻辑占据了谈判优势。
但是,日本现在必须面对的是一部分美国国民的情绪,他们误认为日本“狡猾牟利”。只是一味强调“减少贸易顺差”,其实这毫无道理。
特朗普再度上台意味着与美国博弈的日子重新到来。过去的日美谈判中,日本迫于外部压力而放宽限制,有时也符合消费者的利益,但特朗普的要求有百害而无一利。轻易做出妥协将会损害国家利益。
战后80年来,日本在对美谈判中都是看美国的脸色。但这一次道理在日本这边。期待参与谈判的政治家和官员拿出应有胆识。(编译/刘洁秋)
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到访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华盛顿白宫出席联合记者会。(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