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王卫国
通 讯 员 宋 春 张 婧
一块高空坠落的彩钢板,一场因管道渗水引发的邻里纠纷,看似寻常的“家长里短”,却在南湖区新嘉街道展示了一回基层治理的“破题之道”。近日,新嘉街道通过“科技赋能+法治护航+老娘舅调解”的多元共治模式,接连化解两起矛盾纠纷,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社区落地生根。
一张高清航拍图帮大忙
“您看这张航拍图,2022年时屋顶彩钢板还在,外观上与现场坠落的彩钢板属于同一块。”西马桥社区调解室内,社区工作人员调取手机中的高清航拍图,这张航拍图成为破解高空坠物纠纷的关键证据。
原来,紫藤苑50幢的屋顶彩钢板脱落导致居民花先生的车辆受损,但顶楼住户胡先生坚称屋顶彩钢板早已拆除,双方各执一词,调解陷入僵局。这时,社区工作人员想到,在2022年中心城区老旧住宅片区改造验收时,施工方进行了屋顶航拍。社区调取了老旧小区改造时建立的“一楼一档”影像台账,面对完整的影像证据链,当事人表示认可。
针对赔偿金额的争议,西马桥社区结对法律顾问赵雪莉律师现场“以案释法”:“《民法典》规定,高空坠物所有人需承担举证责任。”当胡先生以“大风属不可抗力”抗辩时,律师同步调取气象数据:当天阵风7级,未达法定免责标准。与此同时,社区老娘舅俞侨用“换位三问”劝说胡先生:“若砸到行人怎么办?”
最终,这起持续半个月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胡先生将7000元赔偿款交到花先生手中。
“香樟树理论”解纠纷
近日,月河社区一起管道渗水纠纷的调解展现了法治智慧的创新实践。面对租户、房东、邻居的三方争执,社区法律顾问顾雄伟在阐述《民法典》中的相邻权条款时,用“香樟树理论”生动释法,“房东是树根,须担养护主责,租户如枝叶,要尽使用之责。”
在确定3600元的维修费分摊比例时,“银龄调解队”队员周小妹提出“以修代赔+阶梯担责”方案:管道年久失修,房东承担30%责任;租户使用不当,承担70%责任。最终,各方握手言和。
新嘉司法所所长祝乔介绍,目前街道正着手构建“三驾马车”协同机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浙江开发律师事务所合作进行“法律顾问结对”,提供专业法律支持;发动11名社区调解能人组成“银龄调解队”,用“土办法+新思维”化解矛盾。数据显示,该机制构建后,辖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8.5%,平均处置时长缩短60%。
“社区治理不仅要‘婆婆嘴’‘铁脚板’,更要有‘法治脑’‘科技翼’。”新嘉街道平安法治办公室主任蒋徐平表示,街道将继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智慧赋能中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