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信托业协会
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姚渝率调研组赴津开展专项调研,前往天津市国资委、天津城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城建集团”)全面深入考察北方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业务创新模式在天津城建集团破产重整中的实践成果。此次调研通过政企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深入探讨天津城建集团案例中灵活运用信托工具的创新之处、实施成效及行业示范意义。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原天津市国资委副主任、“城建项目专班”负责人)杨传胜,天津城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洪智,北方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立新,天津市国资委改革处、天津城建集团、北方信托及律师事务所等各方代表陪同调研。
政企协同,共探信托工具创新运用路径
在天津市国资委举行的调研专题座谈会上,天津泰达投资控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传胜详细介绍了天津城建集团风险处置的具体时间线及面临的众多难题,特别强调了信托在本案例隔离风险、恢复信用、稳定民生中发挥的独特价值,对北方信托面对繁杂债权结构表现出的国企担当予以高度评价。“通过信托工具的灵活运用,我们成功保全了企业的优质资产和宝贵资质,为企业二次引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各方努力下,可以说天津城建集团已实现全面重生。”杨传胜总经理表示。
天津君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副会长张颖律师在座谈中指出,天津城建集团案例首创的“资金支持+资产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了重整服务信托的三大突破:一是在严格合规与风险控制框架下北方信托战略注资,开创了“纾困+服务”协同救助新范式,为困境企业提供了根本性救助;二是突破传统事务管理信托边界,构建起“风险隔离-信用修复-价值再造”的全周期服务链条;三是通过政府、企业、管理人、信托紧密合作,稳妥处置破产重整过程中小微债权人、中小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的次生风险,彰显了服务信托在维护社会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中的制度优势。
中国信托业协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姚渝在座谈中表示,天津城建集团风险处置案例彰显了天津市国资委统筹协调下“政企协同、信托赋能”的改革智慧,为业内推广和国企改革提供了借鉴性较强的样本。姚书记指出,信托业协会旨在通过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系列调研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形成示范效应,引导信托行业从低层次价格竞争转向高质量价值创造。座谈会上,调研组邀请与会人员就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的监管框架、配套机制及创新边界等关键议题建言献策,共谋构建规范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
实地考察,见证信托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调研组随后前往天津城建集团进行实地考察。天津城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洪智详细介绍了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实施以来的双平台经营情况、经济运行情况。通过双平台经营模式,企业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重点项目加速复工,有效保障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连续性。2024年天津城建集团新平台全面恢复正常运营,中标外省多个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并在天津筹备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城市更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随后,调研组深入天津城建集团下属公司承建的道路管网项目现场,进一步了解信托工具服务实体经济的实际效能。
本次调研不仅为信托行业参与企业风险处置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后续完善信托监管政策、优化信托服务模式奠定了实践基础。北方信托作为服务信托创新践行者,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信托模式在风险处置中的创新应用,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贡献信托方案,助力信托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方信托